我的北美洲之旅的行程在结束了洛杉矶的观光后继续新的行程。2015年11月15日,记者随“美国东西海岸赏名城风采”旅游团,开始进行来美国的又一个比较大的长途跋涉,即前往美国西南的圣迭戈与墨西哥边境小城蒂华纳观光游览。
酒店周边景色(摄影:冯赣勇)
美国西部洛杉矶时间07.40,我怕走出下榻的位于洛杉矶郊外的RAMADA酒店房间,站在阳台上向前方远眺,蓝天白云清澈的景象令人心醉,尤其是刚从当时北京正经历的雾霾来到这里,对比就更加显得强烈。
老城幽静的街道(摄影:冯赣勇)
上午8点,记者一行在领队屈璐与导游王文涛的引领下启程出发。途中,刚才还好端端的天气突然阴云密布,转瞬之间雨从天降,先是小雨,逐渐转成中到大雨,大家不禁心里一紧,谁曾想,快到第一个景点圣地亚哥老城时,天气逐渐放晴,等到了目的地,终于雨过天晴。所以说,此次行程极其完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承蒙老天爷给了我们太多的恩赐,在后来的整个行程中竟然天天阳光明媚,好的出奇,真是令人发自心底的感恩啊……
老城中的教堂(摄影:冯赣勇)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团队顺利抵达圣迭戈老城,下车后,一条清净整洁且极富情调的街道展现在人们眼前。王导介绍说:坐落在圣迭戈市中心的圣迭戈老城(Old Town San Diego)是一个美丽而充满乐趣的历史古城,它是加州的诞生地,是西班牙早期殖民地,同时也是第一批欧洲人定居所。
老城民居建筑(摄影:冯赣勇)
作为一个边境小镇,老城同样也书写着自己的独特历史。1542年西班牙的探险船队第一次到达圣迭戈,宣布这里成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土。
老城小店前留影(摄影:王珏)
1602年西班牙人来这里勘测并绘制地图,开垦殖民区,并逐步在今日老城所在地区开始建设,1769年建成加州地区的第一座城市。1821年,墨西哥战胜了西班牙后,这里为墨西哥所有。1848年美国与墨西哥战争后,这里连同整个加州与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犹他州、德州和科罗拉多的一部分,被美国以1800万现金加80万美元债务的代价收购,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老城中的商店(摄影:冯赣勇)
漫步老城中,记者看到沿街风格不同,特色鲜明的店铺鳞次栉比。据说,这里有150多个商店,屡获殊荣的餐厅,17个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另外,还有免费现场表演,专业剧场,工匠,画廊和商店都在步行距离之内。
百年老树(摄影:冯赣勇)
走进老城中,感觉别有一番风味,这里没有大城市中的那种喧哗和热闹,一切都很安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悠闲地街上散步,或坐在咖啡馆里细细品味咖啡的浓香;有的牵着家中的宠物小狗在绿荫下的草坪上玩耍。老城保留着十九世纪的古朴的建筑和宁静生活。轻松、舒适的氛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天伦之乐的生活景象。
友好交流(摄影:冯赣勇)
由于老城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墨西哥交界,故这里也有许多墨西哥移民。所以这里充满着浓郁的墨西哥风情,徜徉于此,仿佛连时间也慢了下来,让人细细体味着古老而优雅、经典与悠闲和那种历久弥新的浪漫情怀。
老城中合影(摄影:屈璐)
此时,漫游圣迭戈老城中那别有洞天的景致,令记者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记录下了那一幕幕异国风情的美好瞬间。
树下休闲人(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老城的观光,驱车继续前往圣迭戈港。港口所在的圣迭戈(SANDIEGO)又称圣地亚哥,面积1015平方公里,是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的第七大城市,位于该州南端圣迭戈湾畔,南距墨西哥边境20公里,大都市区包括附近各海滩和高地等,面积11020平方公里;有18个小的城市。
圣迭戈老城景色(摄影:冯赣勇)
终于到了位于太平洋之畔的圣迭戈港,该港有19公里长,最宽处到达4.8公里,被认为是北美大陆西部海岸最好的天然港口之一。站在大洋边远远望去,会看到海面上的一座如彩虹般的跨海大桥——科罗纳多大桥,它连接着圣地亚哥和科罗纳多岛,连绵数里,成为海边标志性建筑。
圣迭戈建筑(摄影:冯赣勇)
这座大桥建于1967年,于1969年8月开通,全长3407米,最高处距离海平面61米,可以让进港的航母顺利从其下面通过。大桥不仅是该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而且已经成为这里远近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其独特的桥塔和优美的曲线,该桥在1970年获得了美国钢建筑研究院颁发的优异奖。被评为世界最美丽的大桥之一。成为海边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海畔留影(摄影:冯赣勇)
圣迭戈阳光微风下的海水波澜微荡,豪华的白色游轮在海面穿梭,兴奋的冲浪爱好者在海面寻找着远处的浪花,豪华的白色游轮在海面穿梭,私家游艇停满了海湾,在这里撞入人们眼帘的几乎都是蓝色和白色。
圣迭戈留影(摄影:王珏)
圣迭戈早期被称为海军城,是美国海军西岸最重要的据点,驻扎着太平洋舰队,常年泊有各种大小舰船及航空母舰。一些军事上耳熟能详的名词,如海豹突击队和中途岛号,在这里都可以被具象成实物。美国海军每年会在这里举办许多大型活动,吸引几十万民众前来观看飞行特技表演。当然这里也是许多好莱坞大片的取景地。
停泊的航空母舰(摄影:冯赣勇)
圣迭戈湾如今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军港。在海湾的西部边境被太平洋一个狭长的地域称为银线所保护。银线北端是北岛,是海军航空站的位置,其中包括航空母舰罗纳德里根号的母港。如果登高远望,可以看到很多美军的舰艇,包括航母、驱逐舰、护卫舰、医疗船等等。
胜利之吻雕像(摄影:冯赣勇)
由于时间有限,记者一行驱车径直来到港口岸畔的广场浏览观光。刚下车就看到了不远处著名的“胜利之吻”雕塑。听王导介绍说,这座雕塑还有一个别称叫“世纪之吻”。关于这个“胜利之吻”的诞生,还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雕像说明(摄影:冯赣勇)
1945年8月14日,纽约街头到处都是庆祝二战胜利的人群,情绪亢奋,素不相识的人,也彼此拥抱和亲吻。在时代广场上,一名水兵和一名白衣护士萍水相逢了,他们虽不相识,但也相拥在一起,深情而吻。
胜利雕像留影(摄影:罗友琳)
此情此景,刚好被美国摄影师艾菲列德,捕捉下了的这一精彩的历史瞬间,同时,也由此成为美国人民欢庆二战结束、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经典镜头。不仅如此,当时的这一瞬间还成了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照片。由此,这张照片被誉为“胜利之吻”广为流传,如今根据这张图片被放大成塑像,也因此成为圣地亚哥港的标志。
二战群雕像(摄影:冯赣勇)
在港口的广场上,记者除了看到“胜利之吻”的雕塑外,附近还有一组为纪念二战期间美国军人出生入死、不怕牺牲精神的群雕,雕塑内容表现了由一位脱口秀演员表演,众多美国海军伤员在此聆听的景象。伤兵们的形态各异,有的站着,有坐在轮椅上,还有的架着双拐,他们神情专注的兴奋表情,各个都被塑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斯帕格将军座像(摄影:冯赣勇)
在这组群雕不远处还有一座雕像,上面是美国海军名将克利夫顿•艾伯特•弗雷德利克•斯帕格(CLIFTON A•F•SPRAGUE)少将,在二战期间,斯帕格将军因战绩卓著,屡立战功,曾荣获了很多美国海军的勋章。
中途岛航空母舰(摄影:冯赣勇)
除了上述的“胜利之吻”和纪念二战胜利海军的群雕外,在此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岸畔停泊着的已经退役的中途岛号(Midway)航空母舰。如今,该舰已成为来圣迭戈港旅游者们,最为重要的观光所在地之一,大凡来此的游客们,都以它为背景拍照留念。
海畔景色(摄影:冯赣勇)
据资料记载,中途岛号航母曾创造了多项第一,是美国第一艘具有飞行甲板装甲、第一艘起降喷气式战舰以及第一艘发射导弹的航母。它全长1000多英尺, 吃水近11米,排水量64000多吨,自重5.1万吨,载员4700人,航速可达30节(约55公里)。
中途岛舰留影(摄影:王珏)
“中途岛”号最初设有两部液压弹射器,14条拦阻索,6道拦阻网。全舰共设有三部升降机,其中两部是舷内升降机,另有一部可折叠的舷侧升降机位于左舷中部,设计搭载飞机137架。在当时是唯一能够起降核打击飞机的航空母舰。
海畔的导游图(摄影:冯赣勇)
“中途岛”号(CVB-41)航空母舰,因二战的中途岛战役而得名。从1945年下水,到1992年作为美军中服役年限最长的战舰而退役并于1997年除役,期间,在世界各大洋中飘流了40余年,成为迄今为止美国服役时间最长的航空母舰。
翱翔的海鸥(摄影:冯赣勇)
在近50年的生涯中,约有22.5万名美军曾在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服役。退役后的中途岛号作为后备的训练航母保存。后来拆除了所有的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于2004年6月停泊到圣迭戈,成为航母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站在岸边,以如此近的距离注目这艘六十多岁的“海上巨无霸”,它那庞大的身躯,威武、张扬的造型,仍然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
海中摩托艇(摄影:冯赣勇)
驶离圣迭戈港后,车子沿太平洋岸畔而行,不时能看到海边停泊着的众多各类军舰。由于这里是美国西南边境港市,是加州南部唯一天然良港,所以也是美国海军的主要基地。扼控太平洋东部海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部及所属许多部队的司令部都驻扎在此,舰队半数以上舰艇包括航空母舰、核潜艇等以此为母港。
圣迭戈海畔一角(摄影:冯赣勇)
从圣迭戈港驱车几十分钟即来到了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从这里的美国口岸,团队将过境到墨西哥的边境城市蒂华纳。由于团队的每个人都需重新填写相关资料,所以通关用了将近40分钟,大家才在王导的引领下进入了墨西哥。
前往墨西哥海关(摄影:王珏)
出了墨西哥海关来到蒂华纳市内,路边的一些市民,知道我们来自中国后热情地向我打招呼说:“马马虎虎”、“稀了糊涂”,弄得大家莫名其妙。王导介绍说,这是墨西哥人对中国人友好的独特问候语。
墨西哥海关入口(摄影:冯赣勇)
真没想到,虽然这句热情中带着幽默的问候,初听起来令人诧异,但知道了其中的内涵后,一下使大家放松了下来。看来中国语言的确魅力无穷,这句词不达意的问候,好似一幅粘合剂,粘结密切了中国与墨西哥人民的友谊,使初到墨西哥的团友们,大家在放松的同时透着无比的开心。
美国墨西哥边境(摄影:冯赣勇)
墨西哥蒂华纳(Tijuana)滨临太平洋,是墨西哥西北边境城市,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州的西北端,特卡特河(Tecate)畔,北距美国圣迭戈19公里。是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我们驱车进入市区,这里看不到现代化的高层建筑。
墨西哥边城蒂华纳(摄影:冯赣勇)
走在市区宽阔的人行道上,马路两旁,尽是一些低矮的、具有不同色彩的建筑。一眼望去,整个城市就像是一块色彩绚丽的画布,各种建筑外墙上,大面积的色块夺人眼球。就连宽阔整洁的人行道上,也都铺着咖啡色和黄色的地砖。
蒂华纳街头留影(摄影:王珏)
这个毗邻美国的城市,没有现代城市的那种拥挤和压抑感,走在城市街道上,由于没有高楼的阻隔,所,远处的山峦,以及依山而建的建筑群,一切都尽收眼底。宽阔整洁的人行道上还摆放着几张长椅子,并矗立着造型夸张的石雕像,连同在路边摇曳的棕榈树,使得整座城市洋溢着一派悠闲的气氛和浓郁的异国情调。
独立英雄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我们首先来到这里的独立英雄纪念碑。这是一座以一支棕红色的雄鹰为主体背景的纪念碑,鹰头位于中间白色碑体的正上方,鹰的两个翅膀张开双臂护卫着碑体,两支伸出的鹰爪,拟人化地紧握着碑体下方的两侧。中间白色碑体上面是金色图案与文字,记载着这座纪念碑的历史。
艺术中心(摄影:冯赣勇)
离开纪念碑驱车来到蒂华纳市区中的艺术中心,这也是第二个观光景点。这座位于蒂华纳革命大道上的建筑物是当地时髦的文化中心(Tijuana Cultural Center),令墨西哥所有边境北边的同等大小城市羡慕不已,中心里面有一间艺廊、一个博物馆、一个剧院和球形的全天域电影。位于中心建筑前面是一座单腿站在地球仪上,挥臂仰头向上,身穿白色衣服的男子舞蹈演员的造型。这座引人注目的建筑,建于1926年至1947年间,是蒂华纳的地标性建筑。
与墨西哥警察留影(摄影:王文涛)
正在艺术中心参观时,两位墨西哥巡逻的警察途径到此,王导热情地相邀他俩与大家合影留念。两位警察欣然应允,不仅不厌其烦地分别与团友们留影,临别时,他们拿出自己的手机也留下了一张与团友们的合影。看来中墨两国人民的友谊真是亲密无间啊。
街头的商店(摄影:冯赣勇)
漫步蒂华纳的街道,只见马路两旁尽是小百货店、手工艺品店,小商贩们则站在自己的店门前,显得非常热情。有些小贩还对我们说着“马马虎虎”的问候语,邀请我们光顾他们的商店,墨西哥人的热情好客全都写在了脸上。
与吟唱老汉留影(摄影:冯赣勇)
中午在蒂华纳一家墨西哥特色餐馆用地道的墨西哥餐,一老汉头带礼帽,抱着吉它,边弹边唱,磁性的歌喉在西班牙吉它的伴奏下,一曲曲美洲墨西哥风情吟唱的旋律,抒情婉转地萦绕在餐厅中,令人回味无穷。墨西哥餐的味道虽然不敢恭维,但这家餐厅内的独特风情,着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租车排列成行(摄影:冯赣勇)
蒂华纳和美国的圣迭戈因有高速公路相连接,每到周末,美国人从圣迭戈甚至洛杉矶开着车子来到墨西哥的蒂华纳。据说,每年约有3000多万人次的游客,跨过美墨边界涌进蒂华纳。他们在这个城市购物和消费,给这座城市带来巨大的商机。所以,在蒂华纳的马路边,歌舞厅和酒吧等比比皆是。蒂华纳依托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墨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设施先进,旅游项目亦多种多样。
胜利大道车流(摄影:冯赣勇)
王导介绍说:墨西哥蒂华纳有华侨华人7000多人。除美国侨民外,华侨华人是当地第二大外来族群。其中98%来自广东恩平、开平、台山等传统侨乡,上世纪90年代后,又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海南等省市的中国人来此发展。为了更好地维护当地侨民和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国从1985年起即在此设立了总领馆,成为除美国和危地马拉之外的第三家总领馆。
蒂华纳城市一角(摄影:冯赣勇)
然而实事求是的说,来到蒂华纳,感觉这里和美国还是有一些差距,尤其是一些街道的清洁度,那种脏、乱、差的景象,和国内的有些县城的感觉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娱乐业很发达,特别是在蒂华纳中心地段的区域总是人头攒动,十分繁华热闹。
等红灯过路口(摄影:冯赣勇)
蒂华纳的革命大道(Avenida Revolucion),也被称为胜利大道,是这个城市主要的商业中心街道,高档购物中心伴着餐厅、小型零售店和纪念品店,游客和本地购物者络绎不绝。在这条街的最重要景观就是蒂华纳拱门(Tijuana Arch))。作为蒂华纳的市标,它是一座白色的拱门,高高的矗立在市区,几乎在这座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它。
拱门景观(摄影:冯赣勇)
整整一天的美国圣迭戈、墨西哥蒂华纳等边境小城的风情游,于当天下午四点多钟圆满结束。重返墨西哥海关准备过关的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准备过境进入美国。大家也在漫长的排队等待中,抒发着自己的感受,虽然一天的奔波很辛苦,但还是止不住彼此间的兴奋交流……再见墨西哥蒂华纳!再见美国圣迭戈!(图文:冯赣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