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的热气球。
太原晋祠一角。
春节期间,运城盐湖景区举办了精彩的非遗打铁花表演。
山西体育中心。
如梦大同实景演艺。
春节期间,运城盐湖景区举办的灯光秀,给人带来美的视觉享受。
太原演唱会期间的公交服务。
运城盐湖全貌图。
近年来,我省全力构建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按照“城市+核心景区+旅游廊道”模式,打造太原、大同、运城三个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和旅游名城名县名镇,形成具有地域标识性的文化IP。
今年暑期,三晋大地文旅热潮澎湃。太原以“歌迷经济”点燃消费热潮,大同凭地缘优势成为京津冀避暑优选,运城借根祖文化与忠义文化吸引四海宾朋。三个热点门户城市立足资源禀赋,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共同推动山西文旅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跨越,勾勒出山西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
太原 以“融”为钥 文旅魅力全面彰显
太原市文旅局紧紧围绕打造山西旅游热点门户城市这一核心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文旅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举办系列重大活动、开展重点工作、实施创新举措,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太原重大活动精彩纷呈,文旅魅力全面彰显。
2025年春节期间,“锦绣太原城·欢乐中国年”春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盛大举行,为游客呈上“有温度、有内涵、有年味”的“文旅大餐”。全市A级景区、博物馆、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共接待游客505万人次,同比增长17.9%,让太原成为“年味游”热门旅游目的地。
“本来只是为了看演唱会来太原,没想到这座城市给了我这么多惊喜!”今年暑期,来自四川成都市的歌迷吴雨桐在社交平台分享喜悦。太原推出一系列贴心福利,歌迷凭演唱会门票可免费乘坐公交车,还能免费预约游览晋祠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景点。演出现场不仅备好“山西味大礼包”,还提供免费饮水服务。2025年,演唱会经济对太原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综合经济效益。
随着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太原市进一步优化完善一环(环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一带(汾河景观游憩带)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和晋阳古城、太原府城、西山、汾河四大旅游板块建设。围绕构建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持续提升晋祠天龙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高等级景区创建。
冰雪旅游、低空旅游、银发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迅猛,“冰雪绮梦,趣乐无边”等5条太原冬季旅游线路发布以及系列主题活动举行,推动冰雪旅游升温。为深化“非遗+”跨界融合,太原非遗美食地图推出,将老陈醋制作、太原头脑等非遗美食制作技艺整合,设计主题线路,让游客通过品尝、手作体验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多措并举,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文旅消费。2025年,太原市文旅局联合商务局等举办文商旅促消费活动和文旅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现场发布10项提振消费举措和5档面额文旅惠民消费券,不仅直接带动景区、酒店、街区等场景客流量与销售额显著增长,撬动市民游客文旅消费需求释放,更推动文旅各业态联动及周边产业发展。
今年前7月,太原市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57.43万人次,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25.42%;门票收入累计达2.4685亿元,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1.10%。
今年4月,太原市入选“2025亚洲100经典目的地”“2025中国50艺术瑰宝目的地”“2025中国100经典目的地”3个榜单。太原市位列“五一”假期热度增长显著“网红城市”TOP10。
接下来,太原市文旅局将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加强区域合作,努力将太原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同 打造核心吸引物 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大同市锚定“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和“文化之城”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文化强市”转型发展战略,坚持“立足大同、融入京津冀,走向国际化”工作导向,丰富文旅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全面叫响“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文旅品牌,文旅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前,大同文旅正“火爆出圈,势头强劲”。大同先后被推选为“2024年度微博最具影响力国内游城市”“2025中国100经典目的地”“2025春节传统文化游热门目的地全国TOP9”“北方小众游首选”等,并以千年古城的建筑之美,入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2024中华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指数(CSIC)报告》,成为报告列举出的2024年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国际传播七个热点城市之一。
近年来,大同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建设工作有序展开,印发了《大同市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工作方案》,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增加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工作职能,形成书记、市长亲自抓,各级各部门共同抓的良好局面。2024年,新培育A级景区5家,并实现县域A级景区全覆盖,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
在核心吸引物体系建设方面,大同不断发力,云冈石窟、恒山景区、大同古城、长城是大同聚力推动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建设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核心旅游资源。
今年,大同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文旅业态培育、核心品牌打造、服务质量提升等措施,让四个核心吸引物叫得更响、擦得更亮,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同参观体验。
与此同时,大同市紧紧围绕旅游热点门户城市的目标定位,在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区域协同发展、品牌联合推广、产品供给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
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大同打造成为入晋旅游的晋北集散中心。积极开拓国际航线网络,在已开通直飞曼谷航线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20日开通直飞香港航线,6月3日开通直飞乌兰巴托航线,加快推进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主要城市的直航航线布局,全面提升国际航空通达性。对接太原铁路局,在实现与广州、上海、成都、青岛、杭州等十多个知名旅游城市直连直通的基础上,增多加密来同车次。针对京津冀蒙自驾来同游客较多的实际,全面优化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服务质量。
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全面加强大同与朔州、忻州等周边城市在文旅方面的交流合作。政府层面在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文旅线路宣传推广等方面打破地域限制,统筹考虑、联动发展,实现线路互联、客源互送,“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大同古城—应县木塔—五台山”已经成为我省黄金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人次大关。精心规划李二口—得胜堡—摩天岭—杀虎口(北线),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广武—平型关(南线)两条长城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串联长城旅游点位,整体提升长城旅游资源利用效率。
进一步强化产品供给体系。在古城文旅业态布局上,突出大同特色,重点引入高端民宿、文化街区和大同特色演艺,推出以北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如梦大同》《因为大同》。在特色文创方面,持续培育塑强“佛小伴”文创品牌,完善文创产品销售网络,打造8个线下授权店。同时,重点培育冰雪旅游、温泉度假、康养休闲等特色业态,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运城 融合发展 推动文旅IP向商业价值转化
围绕“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目标,运城市文旅局坚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的融合发展路径,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全面叫响“国宝第一市”文旅品牌,加快推动运城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运城52家A级景区和岚山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18.44万人次,同比增长15.33%;累计门票收入8497.81万元,同比增长9.83%;累计经营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18.55%。
今年以来,运城市文旅局在龙头景区商业赋能、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文旅新业态、策划暑期引流活动、配套升级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旅游经营收入。
在龙头产品商业赋能方面,以“关公、盐湖”为核心,推动文旅IP向商业价值转化。关公故里景区在5A创建中同步升级商业配套,改造文化主题商铺15家,智慧旅游系统嵌入线上商城功能,1至7月经营收入4888.28万元,同比增长19.74%。盐湖景区在提质改造中规划“盐湖养生体验区”,引入盐疗产品销售、特色餐饮等商业业态,假日期间策划推出“夜游盐湖”演艺活动,初步形成“白天+夜场”“观景+消费”闭环,2025年以来商业收入占到景区总收入近50%。
为打造消费新场景,运城聚焦“以商增值”,构建多元消费生态。在岚山根、盬街等主城区休闲街区的示范引领下,目前,各县(市)也推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休闲街区,形成规模化美食消费场景。体育赛事经济也拉动了文旅经济,河津全国汽车摩托车场地越野挑战赛、“鱼跃龙门幸福河津”影响力街舞巅峰赛、稷山马拉松赛等先后举办,吸引了大量体育爱好者和游客来到运城。
不断培育文旅新业态,运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今年重点推荐河津西磑村、河津苍头村、永济东坦朝村、万荣庙前村、闻喜沟渠头村、夏县前坪村等村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民宿改造、非遗工坊建设等配套项目,提升乡村旅游承载能力。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加快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工作,目前,已建成营地1个,驿站6个,旅游厕所16个,5G基站138个,充电桩159个,设置旅游交通标识标牌1709个,为发展运城自驾游品牌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运城博物馆、关帝庙、鹳雀楼、永乐宫等文旅场所结合自身特色,开发推出一系列主题研学课程,涵盖历史文化、艺术鉴赏、考古探索等多个领域,有力推动文旅产业与教育产业协同发展。
运城还精心打造了“清凉一夏・乐游运城”系列活动,以避暑、研学、非遗、夜游四大主题融合为核心,构建4大主题、10条精品线路、10大爆款活动、10类惠民措施,搭建“白+黑”“城+乡”“线上+线下”立体文旅矩阵,激发消费潜力。
在公共服务配套升级方面,运城高标准推进民生实事项目,8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建设都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精细化提升和公共设施配备。11个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特色乡村驿站,已建设完成10个。开通“城景通”免费直通车,覆盖9个县(市、区)35个A级景区,有效打通游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接下来,运城市文旅局将深耕核心IP,筑牢旅游热点门户文化根基,以“双核引领、多元赋能”为思路,聚焦“关公、盐湖”两大IP,激活文化资源富矿。创新消费场景,激活旅游热点门户经济动能,构建“全时段、全业态、全龄层”多元文旅消费市场,增加游客在运停留时间,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强化营销破圈,提升旅游热点门户品牌声量,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名人平台共振”,让运城文旅从“养在深闺”到“走向全国”。(太原市文旅局、大同市文旅局、运城市文旅局)
来源:山西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