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江融媒】
丽江是一座浸润着浪漫的城市。玉龙雪山以巍峨身姿,默默见证了无数情侣的山盟海誓,爱情的故事在此悄然生长、蔓延。
在云杉坪,相拥的情侣们以雪山为屏、云雾为纱,郑重许下 “执子之手” 的誓言。而他们脚下的土地,也曾见证过无数纳西族青年男女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方承载着 “一米阳光” 传说的秘境,吸引着情侣们前来定格爱的永恒,让神圣的玉龙雪山从承载深情的 “情山”,渐渐成为无数人向往的打卡地。
在云杉坪景区拍婚纱照的新人。(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无论是情侣相偎远眺雪山的巍峨,还是牵手漫步古城街巷、泸沽湖畔,在夕阳余晖与轻柔晚风里相依,丽江的每一寸景致,都成了爱情最动人的背景板。那些幸福的瞬间被悄然定格,化作心底永恒的暖意。也正因如此,丽江被人们温柔地唤作 “爱情圣地”。
一对新人在蓝月谷景区拍摄照片。(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转眼又是七夕,空气里都浸透着蜜糖般的甜意。当爱情邂逅非遗,当巧思碰撞浪漫,会绽放出怎样的惊喜?不妨看看如何用纳西族传统婚俗,演绎独属于东方的 “中式浪漫”。
纳西族传统婚俗现场展示。(马登科 摄)
丽江纳西族传统婚俗是纳西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的产物。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传统婚俗大致可以分为说亲定亲、请酒、婚礼几个环节。传统婚礼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东巴经典仪式中迎素神、“罢麻罢”(纳西语,意为涂抹酥油之意)、祈福等核心环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2017年,民俗之纳西族传统婚俗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亲定亲
说亲定亲,纳西语称之为“设奢”。在纳西族传统的风俗里,一年中有几个说亲定亲的好日子:农历二月初八(三多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在过去,男女青年相识恋爱后,需要请媒人牵线。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到了现代社会,在纳西人家里,如果有姑娘小伙准备在来年办喜事,那么在端午节或者中秋节,男方家的长辈,如姑妈、姨妈、叔叔、舅舅等要带上烟、酒、糖、茶四色礼和一些礼物到女方家里,双方家的亲朋好友相聚一堂、见面寒暄、认门认亲。
订 婚
订婚,纳西语称“日祝”(意为“请酒”)。订婚时也要跟定亲时一样,男方父母与同族长辈亲戚一起,带上烟、酒、糖、茶四色礼及各种礼物,与女方家父母亲戚相聚,举行订婚仪式。在结婚之前通过订婚仪式,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在家中长辈的见证下缔结婚约。同时,以卜算双方的生辰八字或参考古籍等方式,挑选出举行正式婚礼仪式的吉日。
举行婚礼
举行婚礼,纳西语称“楚美如”(意为“娶媳妇”)。纳西族婚礼场面盛大,整个流程大概要持续三四天。婚前一天就开始忙碌,布置婚房,厅堂院落张灯结彩,门房粘贴喜庆婚联。还要用青松枝条扎搭彩棚,将青松毛撒满院子,然后杀猪宰羊准备待客。
纳西族传统婚俗中结婚的新人。(马登科 摄)
在婚礼前一天,男方请媒人给女方送去一份“红柬”和各种礼物,女方接到“红柬”及礼物后,新娘要痛哭一场,叫做哭嫁,作为调子叫《哭嫁调》。新娘哭,母亲或伙伴要劝解、安慰,于是有《劝女调》。当天晚上,女方父母请歌手唱大调,这时唱的调子叫《嫁女调》。
男方到女方家后,纳西族东巴需在女方家的大门上贴对联祈求大吉大利,接着男方伴郎团通过塞红包、情歌对唱等方式请女方家开门接亲。进门后,男方家先过礼,把彩礼在堂前摆放整齐,彩礼代表着男方家迎娶新娘的诚意,也可体现男方家的家境情况。在丽江古城居住的纳西族,一般在婚礼前两天就完成了贴对联、过礼这个环节,新娘的大部分嫁妆也会在结婚头一天就送到男方家,俗称“送被子”。
纳西族传统婚俗迎亲队伍展示。(马登科 摄)
接亲时,迎亲队伍向新人抛洒五谷,新人回赠喜糖,寓意把甜蜜和幸福传递给更多人。在同族长辈、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同下,女方前往男方家。
把新娘接到男家门口,女方送亲者唱调子请开门,东巴在门内对唱。门开后,新人跨过门槛上的纸糊马鞍,进入大门,东巴一面唱、一面念,并在新娘额头上点上几点红酥油或几滴水。东巴所唱的叫《结婚调》。
晚上,男方家里请歌手唱大调,这时的调子叫《请客调》。所以,各种内容的喜事习俗调,几乎贯穿在整个婚嫁仪式中。
纳西族 传统婚俗民族打跳展示。(马登科 摄)
结婚习俗
纳西族婚礼过程中,有跨火盆、喝糖茶、送围裙的习俗。新娘到达新郎家后,按照纳西族传统习俗,新人在进门时首先要举行跨火盆仪式,跨过这个烧有几种辟邪树叶的火盆,寓意驱除所有晦气,进门吉祥安康。丽江坝区的纳西族,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娘接进新郎家后,婆婆会将提前准备好的一碗糖茶和一床围裙送到新房,说些吉利祝福的话。新娘喝了糖茶后,就会围着围裙下楼帮忙。糖茶寓意小夫妻俩甜甜蜜蜜,围裙则寓意让新娘勤劳持家,当好女主人。
按照纳西族的传统礼俗,结婚时的彩礼一般由彩金、首饰、衣服、鞋子、五谷、酒、肉、大枣、红糖、花生、米、喜糖、纳西红饼、茶、活鱼等24种组成。其中,糖茶酒米象征婚后衣食无忧;红糖象征生活甜甜蜜蜜;大枣花生象征婚后早生贵子;活鱼象征婚姻生活年年有余,幸福平安。
按照纳西族的结婚习俗,女儿出嫁需带上各种嫁妆,嫁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而铜器是必备的嫁妆之一,包括铜火锅、铜盆、铜桶、铜勺、铜壶等,寓意是祝愿新人生活美满,吉祥如意。旧时的嫁妆除了铜器,还有大木柜子、箱子、被褥、衣服、绣花鞋等生活用具,而现代纳西族女孩的嫁妆则包括了各种家用电器及各种时尚生活用品。
回门、上街购物是目前仍然保留的纳西族婚俗。婚礼第二天(史料记载是第三天),新娘子回门。女家这天正式待客称回门客。当天新娘天亮起床,首先清扫庭院里里外外,然后生火做早餐。吃过早饭后,新郎新娘带上酒肉糖茶等礼物,在亲友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亲。到女家后,新郎新娘要先拜祖先,后拜父母亲友,再到客席上敬酒行礼。夫妻俩必须当天返回,不能留宿女家。
第四天新娘逛街。新娘逛街时,有的夫妻同行,有的由小姑作陪,这是这场婚事的压轴戏,是新娘改装后的首次公开亮相(以前纳西族姑娘和媳妇的头饰是完全不同的)。新娘子逛街路遇亲友和小孩都要散发喜糖,据传这是婆婆考验媳妇能否勤俭持家,是否聪明能干的一个方式。这天新娘上街要买回鱼(表示四季有余)、葱(表示聪明才智)、松明(表示光明吉祥)、花生(象征早生白胖孙孙)等物。第五天新娘单独回娘家,当天返回。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升温,国潮时代来临。当下年轻人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挖掘与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引以为潮流,传统文化和非遗正以独特的魅力“圈粉”年轻人。
在丽江,就有这样一家深耕纳西传统民俗非遗的企业——喜鹤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公司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专注于纳西族传统婚俗的传承展示与创新发展。自成立以来,已承办2000余场纳西婚礼。其中,超 50%的参与者为海外游客——他们格外钟情丽江传统文化,不少来自新加坡、西班牙等国家的新人,会穿上纳西族服饰,亲身参与跨火盆、喝糖茶等迎亲仪式,沉浸式感受这份独有的 “中式浪漫”。
体验纳西族传统婚俗的意大利新人。(供图)
若想深入了解纳西族传统婚俗,不妨前往丽江古城新义街积善巷63号的“纳西人家” 特色文化院落,亲身感受这份文化魅力。
记者/雷凤姣
责编/和真羽
二审/和众学
终审/和继贤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