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骄阳似火,一行四人,风雨兼程,驱车千里,慕名游览三峡景区。
午后时分,登上游船,站在甲板上,感受着扑面而来的雨水和江风,顿觉心旷神怡。两岸奇峰险峻,群山如黛,在烟雨朦胧中,如梦如幻,就像一幅幅水墨画,铺展开来。满山的绿树十分茂密,绿色如墨在云雾中穿梭,令人心醉。险峻的山峰夹着碧绿的江水,绿的那么纯净,绿的那么通透,绿的那么自然,一江绿水,浩浩荡荡,奔腾而去。船行其间,船尾拖出一条长长的水痕,慢慢扩散,平静的江水泛起层层波澜。真可谓是,船从江中过,人在画中游。随着游船的前行,在九畹溪大桥对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狗狗山”,远观像是一只蹲坐的狗,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船只,翘首期盼远航归来的主人。
有土著介绍说,三峡两岸有许多村寨,石牌要塞、茶盐古道,炮台遗址、峡江吊脚楼,还有跑山鸡和成群的野猴。恍惚间,仿佛穿越千年,听到了峡江悠扬的号子声,看到了川流不息的商船,历史的厚重感和三峡的鬼斧神工,在此久久回响。不禁感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
随着汽笛声,远远望去,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灰蒙蒙的轮廓。随着船靠近,心心念念向往的三峡大坝出现在眼前,我被这座世界上宏伟的工程震撼了,巨大的混凝土墙体如钢铁巨龙一般横亘在江面上,锁住了桀骜不驯的江水。它耗资2500多亿元,集防洪、发电、航运于一身。青山依旧耸立两岸,万里长江被截断。毛泽东有词曰: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大国工匠们造就的大国重器,造福一代代亿万人民。这是水利丰碑,人间奇迹啊。曾几何时,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背井离乡、异地搬迁、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做出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贡献,他们顾全大局和家国情怀,让我很深受感动和教育。只有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这正是耳闻不如目睹,百闻不如一见。
暮色降临,江风带着濛濛细雨,轻轻地拂过脸颊,让我感到无比的惬意。今夏三伏,三峡之行,就是一场与山水的深情对话,就是一次牵手峡江的情感赴约。那壮美的景色,久远的传说,滚滚的长江,雄伟的大坝,三峡人家的民风,已经深深刻在心灵深处,必然成为我难忘的回忆。
我想,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把美好的事物永记心间,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不负韶华,奋发有为,继续书写美好的人生画卷。
(作者:齐 军 2025年8月29日作于河南郑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