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于今年9月底通车的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即将以桥面到水面625米的高度,刷新世界最高桥记录,并为贵州黔西南贞丰县的旅游与经济带来双重效益。大桥建成后,贵阳至贞丰车程将缩短1.5小时,推动形成黄果树、双乳峰、三岔河等景区为核心的“一小时旅游圈”,沿线民宿和旅游项目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位于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的“布依桥缘居”民宿,正对大桥,已成为热门的“观桥打卡点”。民宿负责人林国权表示,大桥虽未正式通车,但是现在民宿房间已经一房难求,“房间从最开始的9间发展到现在的26间,都不够用,甚至连我自己住的仓库都得腾出来让给客人住。很多游客是从北京、上海、重庆等地专程赶过来的,就为了拍摄建设中的大桥。”
“布依桥缘居”民宿(图/黄飛鸿)
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不仅带来旅游人气,更激活了当地产业振兴的新动能。平街乡党委书记张德林介绍,乡政府依托“桥旅融合3.0”战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保障,系统布局旅游产业化。目前,全乡已修缮古驿道,新建观光步道10公里、民宿4栋、农旅融合交易平台18个、停车场3处,并同步完善水电、通讯等设施。此外,引进客商开设特色餐馆9家、宾馆2家、民宿3家、综合超市3家,新增个体商铺144个,有效带动群众就业。
曾经依靠外出务工养家的花江村村民梁再芳,看到大桥带来的旅游潜力,毅然回乡开办农家乐。凭借地道布依族风味,生意日益红火,一年收入十几万元。“世界第一高桥就在我们村子上空,现在游客越来越多,这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我的农家乐是2021年开张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梁再芳说。
为承接大桥通车后预期的大规模客流,花江村正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当前8公里沿江步道和1.8公里茶马古道的修缮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同步配套建设观景台、休息驿站,以提升游客体验。
村民梁昌琴在制作小吃(图/黄飛鸿)
即便在大桥未通车之际,“世界第一高桥”的磁吸效应已初步显现。花江村小花江码头,是去参观花江铁索桥的必经之路,码头处,小吃摊整齐排列,地方特色小吃香气四溢,吸引来往游客驻足品尝。花江村村民梁昌琴说,“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在这卖小吃,有时候一天就能收入1000多元,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花江峡谷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被打造为国内首个集“桥梁观光+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国庆节前,灯光秀、水幕剧场等夜间经济项目将投入运营,进一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激发消费潜力。
张德林表示,下一步平街乡将围绕“世界第一高桥”这一核心IP,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生态资产,推动“红色+桥旅+文旅+农旅”多元融合发展,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飛鸿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