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从河南来到山东临沂看望儿子,不知不觉就在这里住了一年多。以前只是听说过的这座城市,如今却让我越来越喜欢。
临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开阔舒畅。不像老家那样拥挤喧闹,这里的道路宽敞整洁,沂河静静穿过城市,水波平稳,两岸绿树成荫。清晨我常去河边散步,看着远处蒙山的轮廓,近处水面闪着细碎的阳光,心里特别宁静。

这里的气候比河南湿润一些,夏天虽然也热,但树荫下总有凉风。人民广场晚上特别热闹,有人跳舞、唱歌、练剑,口音带着浓浓的山东味儿,听起来干脆又亲切。我也慢慢学会了听当地方言,偶尔还能说上两句。
菜市场是我爱去的地方。临沂的煎饼特别香,杂粮摊上各种豆子、小米摆得整整齐齐,蔬菜看起来水灵灵的很新鲜。我学着当地人的样子,买点黄豆面回家摊煎饼,儿子夸我手艺越来越地道。
说到吃,我最喜欢这里的糁汤和炒鸡。早晨一碗热乎乎的糁汤,配上刚出炉的油条,浑身都暖和了。还有那用大锅炒的鸡,酱香浓郁,特别下饭。虽然偶尔还是会想念家乡的烩面,但临沂的风味也让我打开了味蕾。
临沂的历史文化底蕴很深,我去过王羲之故居,看着那些字帖碑刻,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墨香。还登过沂蒙山,站在山顶望去,整个城市尽收眼底,顿时明白了“蒙山高,沂水长”的意思。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人淳朴热情。每次问路,他们总是耐心指点,有时还会多聊几句。小区门口卖菜的大姐已经认得我,见面总会笑着招呼:“老师儿,又来啦!”
生活就是这样,换个地方,换种活法。在临沂,我尝到了不一样的味道,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也更明白了“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的道理。也许安顿下来不在于地方多远,而在于是否真正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