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湘大地的西部
沅江一级支流㵲水河悠悠流淌
一座因水而生、因史而名的小城
芷江就位于此处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
奠定了它“和平之城”的美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人民踏上漫长抗战路
历经14年浴血奋战
终于迎来胜利曙光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21日至23日
中国政府在芷江举行了洽降会谈
史称“芷江受降”
侵华日军代表在此献交了兵力分布图
接受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
“芷江受降”标志着二战结束
也让这里成为了
中国抗战胜利的标志性地点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油画《历史时刻——芷江受降》 钱德湘 绘
芷江素有“全楚咽喉,滇黔门户”之称
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
又是钟灵毓秀的湘西山水边城
湘西会战(芷江保卫战)这一辉煌战役
就发生在此处
这场战役不仅歼敌2.8万余人
更以中国军队的完胜告终
1945年4月,芷江保卫战中,军事人员研究部署对日作战
当时的芷江
也拥有当时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
受降前夕
这座小城驻扎着220多个军政机构
兵力最高峰时达20万
中美苏三国在芷江机场
更是集结了400余架先进战机
为受降典礼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如今的芷江
以和平湖水利风景区为依托
完整保留了那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这里不仅有开阔平静的水景
更串联起众多抗战遗迹与人文景观
成为一座露天的抗战历史博物馆
风景区内的受降纪念坊
是纪念抗战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
被称作“中国的凯旋门”
受降纪念坊面朝东方
意味着日本是从东而来投降
造型如同中国汉字中的“血”字
寓意和平用鲜血铸就
警示国人不可忘记血的教训
离受降纪念坊不远的洽降会场
依旧保留着当年日本乞降特使
今井武夫乞降时的桌椅位置
我方受降代表与乞降代表的座次清晰明了
一切都在诉说着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2022年
芷江和平湖水利风景区
入选《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其生态价值的肯定
更是对其红色内涵的认可
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此领略湖光山色的同时
更能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感受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中国水事综合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湖南日报、郑州晚报等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 王子月 罗景月
审核 | 樊弋滋
监制 | 轩玮
责编 | 王子月
校对 | 孟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