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水会‘说话’,来了根本不想走!”8月中旬,上海游客徐鲁宁没想到,他们一家四口竟在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库川村的海川良库民宿里“发呆”了一整个星期。“每天推开窗就能感受溪涧山风,白天听着水声看书喝茶,傍晚去水库边散步,还有孩子们最爱的峡谷漂流。”
让他们流连忘返的,是大城市里稀缺的原生态美景——碧波荡漾的水库、惊险有趣的漂流,而这一切的背后,源于莲都大力推进的“用水权”改革。
莲都区水资源生态禀赋优越,42座水库、125座山塘,总库容超8000万立方米。山塘水库的水清澈见底,两岸绿荫环绕,自然环境优美,但所在村庄却坐拥“金山银山”而不自知,曾长期面临“抱着金饭碗找饭吃”的困境。
“过去水库仅用于灌溉、防洪,村集体收入微薄。”雅溪镇库川村党支部书记朱皆效坦言。虽然有水质优异、落差适宜的水库,但村里迟迟找不到将资源变现的路径。
转机来自2023年——浙江省水利厅将莲都水权确权和交易列为水利改革试点项目,一场关于“如何让水活起来”的变革就此启幕。
改革第一步,就是为水资源“确权发证”。2024年7月,《莲都区集体山塘水库用水权确权管理办法》《莲都区山塘水库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报告》等文件相继出炉,莲都区用水权改革试点的“顶层设计”搭建完成,改革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库川村率先申领了丽水首张“取水许可证”,水库用水权正式归属村集体。更让朱皆效底气十足的,是一份科学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报告》:莲都全区山塘水库生态产品总价值达3988万元/年,其中库川村水库潜在开发价值超百万元。
“有了科学的核算报告,现在合作开发,我们心里有本明白账!”朱皆效笑着说。
水权明确后,丽水亚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很快找上门,并在丽水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上以26.33万元成功拍得库川村水库的7年用水权。
“这里水质好、落差大,非常适合开发漂流项目。”公司合伙人李金慧表示,特别是上海、江苏等长三角游客尤其喜爱这里的生态体验项目。
雅溪漂流项目迅速落地,取自库川村水库的溪水顺山势而下,打造成“高空玻璃漂流+峡谷自然漂流”的双段式漂流项目,让游客在体验惊险刺激的漂流乐趣之余,还能尽情享受优质水生态环境带来的独特魅力。今年6月试营业以来,游客量已突破4万人次。
项目营业后变化悄然而至,漂流沿线村庄的40多位村民成为漂流项目安全员、检票员,月均增收3000元;周边农家乐周末一桌难求,笋干、红薯干、梅干菜等农特产品供不应求;库川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40%,今年已突破70万元。
沿线的村民周大姐在漂流终点不远处支起小摊,售卖冷饮汽水。她笑着说:“现在在家门口挣得不比外出打工少,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从“卖风景”到“卖产品”,一汪碧水带来的活力远不止于漂流,“水经济”发展链条正延伸到更多产业。在库川村,200亩的生态种养基地即将建成,该项目投资5300万元,计划年出栏生态鸡鸭6万羽,预计为村集体再增收入20万元。
“我们在上海拥有广泛的中高端客户群体,他们对生态产品需求度高。”生态种养基地项目主要负责人李益军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周边的老百姓一起种养原生态农产品,进行统收统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供销产业链。
无独有偶,在40公里外的枫树湾村,单读民宿主理人李关友也开始在筹划新的亲水项目:“取得取水许可证后,我们想开发种类丰富的水上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来感受绿水青山之美,让他们从‘看水’变成‘玩水’。”
水权改革一年间,莲都已初步形成各类山塘水库后续开发利用清单。莲都区水利局水电管理所所长姜丽彬介绍,下一步将通过丽水市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推动水权规范化交易,招引各类资本前来合作开发,让每库好水都能释放生态价值。
廖王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