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记者近日从广州市儿童公园获悉,秉持“一米探自然”的儿童友好理念,广州市儿童公园打造了 “五小径康养体系”——童心步道,串联起生态花园、生态浮岛、林间、鸟丘等各个自然生态景点,从嗅觉、听觉、触觉、视觉到知识启蒙,为不同年龄段人群定制沉浸式自然体验。
大学生自然导师讲解生态岛水生植物。受访者供图
这个暑期,广州市儿童公园的童心步道成为一片充满欢声笑语的绿色海洋。从深度体验、多元共融到创新共建,童心步道让少年儿童一起打开感官,沉浸式体验自然“森”活的无穷乐趣。
广州市儿童公园动员了800多人的自然教育志愿者社群,培养志愿自然讲解员定期开展“童心探自然”主题自然讲解活动。如7月和8月的主题为“识别广州花”,园区让游园的少年儿童开启“自然半小时”,在认识广州常见花卉的过程中,建立起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青年志愿者带领“小候鸟”们观察“昆虫旅馆”。受访者供图
公园与专业自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80多场自然疗愈、观鸟、植物观察、自然育儿等多元内容的自然教育课程,累计吸引了近5万人参与。这些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种子,实现了“在自然中教育,在体验中成长”。
“园区提供多元化、包容性的自然教育服务,让每一个群体在公园都能享受到优质且切合需求的自然体验。”广州市儿童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不仅开展关爱来穗儿童、传递城市温情的“关爱小候鸟”活动;联合举办“艺想无界·自然艺术营”,助力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流动儿童、普通城市青年在自然中共同感知、表达与协作中,体现“自然无界、教育无障”的包容性理念,让自然教育成为连接不同群体、促进社会融合的温暖力量。
志愿自然讲解员为亲子家庭讲解。受访者供图
广州市儿童公园引导儿童从游客转变为“公园小主人”,从活动的参与者成长为公园的建设者。“自然艺夏”工作坊中,孩子们与家长在专业步道师指导下,携手专业步道师共同铺就“蝴蝶飞”手作步道;小朋友们主动拾取枯枝落叶,为小昆虫的家“添砖加瓦”,协力构筑生态栖息地。为了让“儿童的步道儿童讲解”,42名“自然小探长”小小讲解员应运而生,从“聆听者”蜕变为“讲述者”,他们用童言童语为游客提供定点讲解。
此外,“博士科普进公园”系列活动为少年儿童带来植物学、昆虫学、生态学等专业领域的自然科普知识与科研最新进展。“暑期高校学生自然教育实践项目”培育了一批大学生自然教育讲师,为少年儿童带来专业的自然教育课程,还向爱好自然的孩子们展现了未来的专业选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