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莲花山圣水禅寺游记
作者Ⅱ李传尧
莲花山胜水禅寺位于章丘市垛庄镇,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方圆20余里,三面环山,东邻秀美的海山湖,景区内松柏参天,树木蓊郁,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既有深山古寺的幽奥之气,又有横亘云天的昂扬之势。景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塔林等景点,有凡皂角、青檀、刺楸等名贵树种,景区内清泉潺潺、树木蓊郁、古寺幽深,是一处的不可多得的宗教旅游胜地。
莲花山胜水禅寺的山门飞檐斗角、巍峨壮观,四柱三门,金碧辉煌,高20米,宽30米,仿明清建筑,正中匾额悬金字题书“莲花胜境”,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题写,山门前两尊巨大的石狮雄踞左右,高大威武。右边山崖上耸立着摩崖石刻,丹书大“佛”字,高五米,遒劲雄浑,气势恢宏,高耸入云。
天王殿正面塑有弥勒佛,背面为护法韦驮菩萨,两旁为四大天王,皆铜铸金身,各持剑、伞、琵琶、蛇,寓意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穿过天王殿,登上29级台阶,为大雄宝殿,大殿重檐歇山、七彩斗拱、红漆棂星门,大殿正中塑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铜铸贴金,相貌庄严。两壁厢靠山墙塑有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雄宝殿东殿为观音殿,中间塑观世音菩萨,两侧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西殿为地藏王菩萨殿,壁画彩绘地藏王的本经故事。灿烂的佛道文化,珍贵的文物古迹,绚丽的雕绘艺术,旖旎的自然风光荟萃于一体,使莲花山圣水禅寺成为齐鲁大地上一方瑰丽的文化宝地。
莲华山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西南40公里、垛庄镇南4公里的黄沙埠村北侧。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状如莲华,层层涌起,故名莲华山。《章丘县志·山水考》云“莲华山在县治之南八十里,陟山四望,如十万芙蓉直穷天际”主峰磨二起海拔763米,面积1平方公里,因山体像上下两起磨而得名。此峰又名灵鹫顶,盖因深山藏古寺,佛法大昌,誉满齐鲁而得名。其下诸峰如众星捧月左右环拱,朗若翠屏,双溪发流,清泉甘洌。麓脚横波,海山水库碧水悠悠。隔水远望,岱北诸峰云烟隐隐。岭间沟壑纵横,佳木葱茏,碑碣夹道,殿阁峥嵘,历来为佛道圣地,人间仙境。
胜水禅寺位于莲华山楚峪之上,丹崖映辉,松柏蔽日,灵塔矗天,石洞幽邃。《县志·楚峪》载“楚峪在莲华山南峪,有李开先《浩贤禅师碑铭》云”圣泉寺,按济出为楚,圣泉即楚水也"乡人以峪为名又叫楚峪寺。
相传寺院始建于隋末唐初,先为胜水庵,住比丘尼,明代僧人住持,曾改名圣泉寺,清代僧道轮番进住,香火不断。寺院自古为齐鲁名胜幽奥之域,地灵人杰,高僧大德在此隐栖卜居,文人墨客前来吟咏浏览,留下许多人文古迹,传闻佚事。最著名的是明代永乐十年遗留的《浩贤禅师塔铭》。
塔铭撰文题额者为明代永乐年间中顺大夫太常卿兼经筵侍书程南云,此公为宣德皇帝的老师,曾书写永乐皇帝的长陵碑。书丹者为明代另一国手,时奉政大夫左春坊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黄养正,他还在孔林中书写大成至圣文宣王碑。塔铭集两位明代艺术大师之大成于一身,弥足珍贵,堪称镇寺之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