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王家山村参加古法造纸研学活动。 徐欣宇摄
从浙江省衢州市城区出发前往衢州区太真乡,一路美景相伴。山路蜿蜒,青山与溪水在侧。太真乡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吸引众多周边市民、游客前往休闲。
站在太真洞景区入口处,即感受到一股凉风吹来。负责景区运营的王仁富介绍,洞内常年平均气温17℃,夏天,洞外热浪滚滚,洞内凉风习习,很多游客来此避暑。太真洞内目前可供游览面积8474平方米,分设七宫二厅一台。游客在洞内还可以乘船沿着一段地下长河进入玉泉宫,来回大约1小时。游览完景点,不少游客会前往附近的银坑村看古代银铜矿遗址、盘龙石柱、望夫石等,并在“太真山庄”休憩用餐。小笼包、野菜饼、玉米饼、手工豆腐、土鸭煲、小溪鱼等价廉味美的当地小吃颇受欢迎。
“许多游客就是冲着太真小吃来的。”王仁富介绍,今年夏天,景区节假日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次。太真乡还打破区域界限,与柯城区七里乡“组团”发力,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设计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将“到七里住民宿,来太真探奇洞”打造成区域文旅新亮点,已成功接待来自上海的千余人银发旅游团。
“今年,太真乡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通过打造太真小吃示范店,持续擦亮太真小吃文化旅游品牌,让太真乡‘好吃、好玩’的形象深入人心。”说起制定太真小吃推广发展扶持政策的缘由,太真乡乡长杨易业娓娓道来。
本地业主邓伟明7月初组织厂里的20多名员工,到当地进行为期2天的休闲疗养。白天爬古道、赏古树、游太真洞,晚上住民宿,吃小笼包、玉米粿等特色小吃,大家玩得很尽兴。
在以“古村、古树、古道、古居、古法造纸”为特色的王家山村,随处可见红豆杉、枫香、樟树等古树,村里还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花树岭古道,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在乡政府和区级相关部门的扶持下,王家山村近年来谋划并实施了总投资1500万元的14个基础配套类项目,拓宽进村道路,提升河道景观堰坝,建设文化礼堂,有力推动了小山村的旅游发展。明清时期,王家山村民便利用当地盛产的毛竹,手工制作土纸,如今,在王家山未来乡村,游客有机会深入体验古法造纸的独特魅力。
“我们采取村民土地入股、村集体投资的形式,发展中草药种植基地,村集体占股60%,村民占股40%。”王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正富介绍,目前,村里有中草药种植、土鸡养殖、高山蔬菜种植、竹笋种植、绿茶种植五大种养基地,日常用工四五十人,每人每年可从中获得4万元的工资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增长到2024年的93万元,十余家农户改建房屋,兴办民宿、农家乐……今年,王家山村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王国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