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门户张家口,是长城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历代长城博物馆”。从燕山山脉到阴山余脉,绵延逶迤的长城盘踞在张家口全境。
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张家口正积极打造一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示范性项目。文旅融合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的重点工作之一。
长城弦歌谱写精神内核
从战国时期至明代的长城遗迹遍布张家口各县区,长城的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制在这里最为多样,被誉为“历代长城博物馆”。
张家口境内修筑长城总长度约1804千米,其中,早期长城(明代以前长城)累计修筑长度约1084千米,占河北省早期长城总长度的90%;明代长城全长720.74千米,占河北省境内明长城总长度的一半以上。明代长城包括了镇、卫、所、堡、敌台、烽火台和长城线性墙体等建筑类型,全面展示着长城的纵深防御体系。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展示体系、万全右卫长城卫所文化展示体系已全面建成。2025年,将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张北段)展示体系建设,并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赤城段)展示体系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张家口段)展示体系将全面形成。
大境门是张库商道起点,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数百年来,作为长城沿线唯一以“门”命名的著名关隘,大境门的“门”见证了长城边塞在守御与开放之间的转换,诠释着长城文化的精神内核。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打造了“守望和平、开放融合”明德口街长城文化核心展示园、西太平山长城保护主题展示带和来远堡特色展示点,未来将通过沉浸式实景演出等形式,重点展示张家口长城文化蕴含的边塞文化、商贸文化和民族融合文化内容,突出展示大境门作为万里长城和万里茶道唯一交汇点的特征。
万全右卫长城卫所文化展示体系已全面建成,项目依托600年万全右卫城丰富的文物文化遗存,着力构建“长城文化+现代文化、历史古城+人文体验、文化艺术+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体系。
走进万全右卫城,一座座复原建筑矗立眼前,古城内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商街,让这座承载数百年历史的长城卫城迎来了新生。
文物遗迹彰显城市之魂
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思路。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示范区段的意义,就在于深挖长城遗产的文化旅游价值禀赋,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志性项目和文旅融合示范点,让游客切实体验、沉浸式感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广袤内涵。”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市辖区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区有大境门段、崇礼段两个部分。我市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纳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中,重点打造“一园五区”六大板块。通过实体项目的打造,持续扩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外溢效应、形成建设合力,彰显长城文化的持久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线性公园,需要用标识系统和风景道把长城两侧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特色村落资源融合进来,通过点、线、面的串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才能形成整体,成为我市新的城市名片。”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朝气蓬勃描绘人文画卷
2019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提出要着力提升长城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整体水平。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此后,各地纷纷出台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方案。
我市桥西区东窑子镇菜市村附近有多段长城遗迹,建筑形式多样,当地人称其为“石头长城”“土长城”。多年来,菜市村村民冯向东一直守护着这些长城,每天从村子最西面走到最南面,孜孜不倦地履行长城保护员的职责。“我们村的长城加起来大概有四五公里,位置不集中,巡查一次平均要用两三个小时。”冯向东说。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长城保护模式在我市由来已久。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张家口市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对长城管理的通知》等法规性文件,并与全市各县区签订《张家口市长城安全责任书》。2021年3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同年6月1日起实施,为依法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长城保护传承利用、阐释长城价值弘扬长城精神,着力解决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盛夏的张家口在青山绿水间耸立,静谧肃穆又充满朝气活力。大境门长城墙脚下的明德口街游人如织,古香古色的街景与雄浑壮丽的长城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自然古朴的人文风貌画卷。
来源 张家口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