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
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常州,太湖、长江、京杭大运河三水环绕,孕育出“江南文眼”气质,是进士、状元辈出之地。这座有着3200年历史的古城,曾以“八邑名都”闻名天下,更以“智能制造名城”闪耀时代。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十四集《太湖清波 水乡常州》,以治水与产业发展为脉络,带您走进常州,见证这座城市如何以破茧成蝶的勇气,绘就“全域美”,串起“鱼米之乡”幸福画卷。
水韵古城:黄金水道生态重生
枕长江而兴,承运河之韵,京杭大运河常州段,全长45.8公里,东连无锡、苏州,连接太湖,西接镇江,与长江相连。凭借天然的水运条件,近代民族工业在常州兴起,运河两岸成为众多制造行业选址的理想之地。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大运河曾一度沦为“生态重灾区”。
面对生态与文化保护、产业转型的多重危机,常州毅然踏上了绿色蝶变之路,关停高污染企业,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与管网,引入生态修复技术,让运河常州段重焕生机。
今天,清澈而宽阔的运河水面,已成为水上运动爱好者的天堂。这条曾见证工业繁华的古老河道,因生态治理重现生机,继续为常州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绿色铠甲:筑起太湖生态屏障
太湖是长江三角洲的生态屏障,守护它,不仅映照着常州的生态自觉,更关系到常州生态环境的未来。常州位于太湖西北岸,境内三条主要河流汇入太湖,守护一池清水,责任重大。
从蓝藻打捞到电镀园区废水集中处理,从长荡湖“退圩还湖”到长江岸线化工企业关停,常州以一系列有力举措,筑起了一道道生态屏障。截至2024年,常州每年实现工业废水减排超8000万吨。太湖蓝藻爆发面积减少63%,为2008年以来最低值,连续两年未发生湖泛,湖体透明度明显提升,太湖正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
绿色引擎:创新驱动零碳未来
从2010年开始,常州将新能源产业列为城市重点发展方向。从拧上第一颗螺丝开始,到整辆车造好开下生产线,在人工和机械臂的联合操作下,每分钟都有至少一辆新能源整车下线,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电化学储能技术的运用,让绿色能源成为生活日常。
常州正在用车轮的转动,丈量着绿色产业从政策蓝图到生活实景的跨越,让科技与自然交融,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引擎。从实业兴邦到零碳未来,常州用创新证明:真正的发展智慧,是让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需求握手言和。
如今,常州GDP破万亿,长江岸线成绿廊,运河碧波映新景,太湖水清鱼游,实现青山绿水与百姓富足共生,构成一幅水清岸绿、文昌人和的生态画卷。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第十四集《太湖清波 水乡常州》,将于9月2日18:20档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敬请关注。
关注“央视一套”视频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