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韩凤举
暑期以来,曲阜市依托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独特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举办研学旅游节、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出优质研学读物等举措,让广大青少年在研学之旅中沉浸式感受儒家文化魅力,为暑期研学注入浓厚书香气。
6月10日,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俄罗斯的考古研学团队。孩子们认真聆听鲁国故城的历史、建筑风格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并在导学老师手把手指导下拿起木夯锤参与考古体验。
“很多小队员问我:‘鲁国故城有那么多高大的城墙和宫殿,在遥远的3000多年前,匠人们是如何让建筑做到坚固稳定的?’这得益于中国的传统工艺——夯土技术。现在,咱们就一起来体验!”听着翻译将自己的讲解转为俄语,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导学毛富伟坦言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一幕,不仅彰显了曲阜“三孔”景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魅力,更是当地推动曲阜暑期研学更具“儒风”韵味与文化内涵的一个生动缩影。
7月14日,在孔庙奎文阁举行的2025曲阜孔子研学旅游节开幕式上,曲阜师范大学儒学专家宋立林教授向广州南粤学堂赠送其新著《与孔子相遇:跟着教授游“三孔”》。作为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重要成果,全书30余万字,图片300余幅,集文化味、趣味性、可读性、现场感于一体,成为广州学子来曲阜研学的权威文化读本。8月6日,曲阜市图书馆组织静心书友会举办了新书《孔庙奉祀的圣哲贤儒》读书交流会。8月14日,曲阜市文物局与浙江金华文庙研学团队共同围绕这一著作展开深入探讨。该书由山东友谊出版社于今年7月出版,共40余万字,以孔庙入祀时间为脉络,系统梳理了孔庙奉祀的172位圣哲贤儒的生平事迹和儒学贡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目前已成为广受欢迎的新型研学教材。这些成果不断丰富“跟着孔子去研学”特色研学品牌的内涵,为研学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内容支撑。
此外,7月22日,曲阜三孔景区、孔子博物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和尼山圣境4家单位成功入选山东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单位,为学生们在“三孔”实地研学提供了专业指引。
近年来,曲阜市积极整合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等驻曲高校及机构的学术资源,组织文史专家对儒家文化历史资料进行系统挖掘与整理,先后编纂出版《“三孔”里的学问》系列丛书,包括《石迹千秋:如何破译“三孔”碑刻文化密码》《礼仪中国:体验“三孔”传统礼乐文化》等多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研学读物。同时,《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圣域贤关:孔庙书院等儒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曲阜古代墓葬》等书籍相继出版,历代衍圣公珍藏的字画与书籍也得到系统整理,进一步丰富了“跟着孔子去研学”这一特色研学品牌的内涵。
目前,曲阜已形成祭孔拜师、《论语》诵读、“六艺”体验、考古寻源、古建技艺等多元教育体验项目,构建起完整而深入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研学体系,吸引海内外学子前来研学,让儒家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有效传承。
今年暑假,曲阜市研学活动亮点频现:俄罗斯青年学子研学团分三批前往鲁国故城遗址参与田野考古实践,并在古建筑博物馆临摹孔庙彩画中的龙凤纹饰;韩国成均馆儒学研究院近百人开展“圣地巡礼”研学活动,身着传统服饰在孔庙举行庄严的祭孔仪式,海外研学团队的大量涌入也成为曲阜今年暑假新的亮点。
曲阜正以创新姿态和扎实行动推动儒家文明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下一步,曲阜将持续深化 “三孔” 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研学产业发展。强化资源挖掘深度,进一步丰富研学内容供给。拓展研学项目维度,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研学体验模式,提升研学趣味性与参与感。加强区域合作力度,与国内重点研学城市建立 “研学资源共享机制”,组织跨区域研学交流活动,扩大曲阜儒家文化研学品牌影响力,让更多青少年在研学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