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载峥嵘岁月,八十载红色传承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
厦门红色旅游热潮持续升温
继“厦门十条红色旅游线路”第一期推出后
第二期精彩接续
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厦门儿童救亡剧团
五通灯塔公园的万人坑
侵厦日军投降签字处旧址……
线路串联起厦门的抗战峥嵘岁月和红色记忆
跟着A萌君重温那段热血沸腾的奋斗征程
线路二:星火燎原 红色记忆
主要点位: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会址→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厦门总工会旧址陈列馆→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深田图强文史馆、政治生活馆→厦门市博物馆→厦门市美术馆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会址
触摸厦门红色记忆,走进历史深处。1937年7月28日,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又称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在中共厦门工委推动下正式成立,数不胜数的革命先辈们开展了大量的抗日救亡工作,吹响了抗敌的冲锋号角;厦门破狱斗争旧址是厦门破狱斗争发生地,这场斗争在福建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著名作家高云览以此事件为背景写下了著名的《小城春秋》长篇小说;厦门总工会旧址陈列馆不仅是福建省现存的反映大革命时期福建工人运动的唯一建筑,也是全国仅存的4个总工会旧址之一,来这里,感受先辈的奋斗足迹。

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图源:文化思明)
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有四大展厅,仅有册可考的厦门革命烈士就有1700多名,英烈故事震撼人心,传承不朽精神;深田图强文史馆、政治生活馆展示了深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发展变迁;厦门抗战风云暨英烈事迹展、厦门抗战记忆图片展近期分别在厦门市博物馆和厦门市美术馆展出(点击文字链接查看更多),一起穿越时空,触摸那段不屈的抗战记忆。

在厦门市博物馆,珍藏着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的珍贵记忆。“厦儿团”不仅在国内声援抗战,还远赴海外义演募捐,获得邓颖超同志的高度赞誉。
线路三:红色琴岛 血色荣光
主要点位:鼓浪屿鹿礁路2号(原海滨旅社旧址)→启新书店旧址→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鼓浪屿红色教育主题馆→鼓浪屿毓园→英雄园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图源:鼓浪屿)

鼓浪屿鹿礁路2号的原海滨旅社旧址(厦门日报 邬秀君 摄)
鼓浪屿不仅有琴音海浪,更有热血红色故事。抗战胜利后,在鼓浪屿鹿礁路2号(原海滨旅社旧址)举行了受降签字仪式,至此,日军从1938年5月以来占领和统治厦门的历史宣告结束;1946年春,中共福建省委闽江工作委员会派党员黄猷来到厦门,开办了启新书店,对厦门地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曾经是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是福建革命斗争的指挥部。2021年,虎巷8号被打造为鼓浪屿红色教育主题馆,馆内设有“鼓浪屿红色遗址综合展示区”,集中展示七处革命遗址的红色记忆。
英雄园(图源:鼓浪屿)
走进鼓浪屿毓园,缅怀“万婴之母”林巧稚的大爱与家国情怀;鼓浪屿琴园景区内有一座山叫英雄山,这座山原本名为旗仔尾山,因纪念为解放厦门而英勇牺牲的1000多名烈士而易名,让光辉的革命史迹,与秀丽的海岛风光交融在一起。
线路四:革命旧址 薪火相传
主要点位: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厦门英华中学旧址→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旧址→中共厦门市委(城工部)旧址
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图源:鼓浪屿)
这里曾上演了一出别开生面的“话剧”,成为福建党史中一段有趣的插曲,这出“话剧”以“婚礼”为主要内容,实际上是以婚礼为掩护,在这里举行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走进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重温福建革命方向的重要时刻;厦门英华中学旧址(现为厦门二中)曾是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的所在地,成员们在这里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图源:鼓浪屿)
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曾是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所在地,是当初指挥全省武装斗争和军事建设的机要之地。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旧址位于鼓浪屿泉州路54号的神州医院,是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所在地,李应章曾利用神州医院医生身份掩护来往的革命同志,为游击区伤病员治病,并营救进步学生;还可以到中共厦门市委(城工部)旧址,回顾地下斗争的艰辛与辉煌。
线路五:特区忆史 军民同心
主要点位:五通灯塔公园→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马垅军民团结大榕树→神山党员综合教育基地→中共(闽中)厦门工委高崎地下交通站遗址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五通灯塔公园
五通灯塔公园的万人坑,是民族伤痛的见证,也是厦门防空警报的由来,时刻警示着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位于湖里大道的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记录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光辉岁月和艰苦历程,走进纪念馆,在图片、史料实物的见证下,历史的一幕幕又像画卷一般展现在眼前;马垅军民团结大榕树,承载着军民鱼水情深的温暖故事;神山党员综合教育基地,展现了解放厦门具有标志性的神山战役,诠释了神山精神。

神山党员综合教育基地(图源:湖里头条)
1946年,中共(闽中)厦门工委高崎地下交通站成立后,承担了刻印地下党学习材料和宣传品的任务,高崎的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红色基因永不褪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让我们踏上这段红色之旅
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前行力量
更多精彩红色旅游线路
持续关注厦门文旅融媒体
编辑:陈振
责任编辑:陈芹珠
编审:彭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