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哈市南岗区文旅局推出以“追寻红色印记·传承信仰力量”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参观推荐路线,涵盖十大核心历史点位。
一、东北烈士纪念馆(南岗区一曼街241号)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15:30停止入馆)
参观方式:公众号搜东北烈士纪念馆预约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全国首家革命纪念馆,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该纪念馆大楼始建于1928年,1931年落成。1946年,哈尔滨解放,经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决定在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辟建东北烈士纪念馆,1948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纪念馆分为地上两层和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展出“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及罪恶展”,地上两层共同展出“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馆内现有馆藏文物2万余件,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7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2件,重要藏品有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用过的褥子、李兆麟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穿的旧呢料裤子等。
二、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南岗区颐园街1号)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三、周五至周日9:00~15:30,周四闭馆
参观方式:打电话预约0451-53642522,或刷身份证直接入园
该建筑于1919年始建,为砖石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是哈尔滨众多欧式建筑群中的杰出代表。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宋庆龄等老一辈革命家来黑龙江视察期间,均在这里工作和居住过。1950年2月27日至28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结束对苏联访问归国途中视察哈尔滨时就下榻在此,毛泽东主席还在此亲笔题写了“学习”“学习马列主义”“发展生产”“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等五幅题词。纪念馆筹建于1975年,1977年2月27日对外开放,馆名为“毛主席视察黑龙江住址”;1981年更名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同志视察黑龙江纪念馆”;1998年更名为“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2008年2月向社会免费开放。馆内收藏、陈列着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亲临黑龙江省视察期间用过的实物、留下的珍贵照片和题词等有关文物,共收藏文物3000件,珍贵文物400件。
三、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旧址(南岗区东大直街178号)
参观时间:现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汇宾支行,营业时间均可
这座建筑为砖混结构,属折衷主义风格,共三层,其中一层为地下室。建筑采用中心对称构图,中部与两端部分突出高起,山花之上装饰有精美的像王冠一样的女儿墙,中部立面设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巨柱式装饰,底层配以横向条纹装饰,整体建筑装饰繁杂,别具匠心。1945年8月,李兆麟随苏军抵哈后曾居住于此,并在这里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驻哈尔滨办事处。11月16日,陈云、张秀山等同志抵达哈尔滨,在此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北满分局,分局机关就设在此楼里,不久后迁至宾县。该旧址记录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历程。
四、哈军工纪念馆(南岗区燎原街道世昌路5号)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周一闭馆)
参观方式:个人刷身份证直接入园,团队打电话预约52588291、52588297
哈军工纪念馆筹建于2011年5月13日,2013年8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3837平方米,展陈面积1050平方米,共设有6个常设展厅,包括序厅、历史陈列展厅、历史建筑还原展厅等。馆内现有馆藏21134件,文物藏品53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件。哈军工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集哈军工文物收藏、展示,哈军工精神研究、挖掘,思政实践、研学于一体。
五、清滨公园(金剑啸像)(南岗区西大直街452号)
参观方式:开放公园
清滨公园位于南岗区西大直街452号,园内的金剑啸像于1996年4月28日落成。金剑啸1910年出生,1930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党组织派回哈尔滨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6月13日被日本便衣特务逮捕入狱,就义时年仅26岁。他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东北革命文艺运动的先驱者和开拓者,曾创作我国第一首歌颂东北抗联浴血奋战的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
六、一曼公园(南岗区一曼街、阿什河街、银行街交汇形成的街心花园内)
参观方式:开放公园
公园建于1986年,在赵一曼就义五十周年的时候,哈尔滨市在一曼街三角地修建了赵一曼烈士半身铜像,这块三千多平方米的三角地也同时被命名为一曼公园。公园占地面积8.4公顷,是哈尔滨人休闲度假的胜地。赵一曼是抗日民族英雄,1932年,她曾到一曼街上的老巴夺烟厂从事革命活动,后来被捕后也被关押在这条街上的伪满哈尔滨警察厅。一曼公园内的赵一曼烈士塑像由花岗岩基座、纪念碑和铜像三部分组成,塑像基座的背面刻有碑文《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铭记着她的英雄事迹。
七、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南岗区光芒街40号)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周一闭馆)
预约电话:0451-82627677,免费参观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在哈尔滨保存下来的唯一旧址。该旧址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一座典型的木结构俄式平房,建筑面积117平方米,使用面积88平方米,院内总面积621平方米。1933年夏至1934年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满洲省委秘书处所在地,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以大学教授的身份为掩护在此安家。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于1988年10月18日正式开馆。馆内主要有两个陈列,基本陈列是以冯仲云同志的家,也就是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的布局进行陈列,分别布置了卧室、书房、客厅、厨房等,摆放着当时的无线电、欧式床、俄式立柜等物品。该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南岗区联发街1号)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周一闭馆)
参观方式:打电话预约0451-53600511或刷身份证直接入园
南岗博物馆位于南岗区联发街1号,其馆舍建筑始建于1904年,是中东铁路时期留下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珍品。该建筑最初为中东铁路总稽核(副局长)官邸,1929年成为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公馆,1935年后为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参事住宅,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后称四野)指挥部曾在此短期办公。2010年10月,该建筑作为南岗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2013年11月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2430平方米,建筑面积1830平方米,常设展厅开放区域为两层,基本陈列主题为“百年南岗历史展”,通过照片、图表、模型、沙盘等形式,展现了哈尔滨自兴起到解放前的历史发展进程。
九、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南岗区果戈里大街415号)
1923年10月,中东铁路督办王景春为解决中东铁路华人职工子女上学问题,创办了“中东铁路普育学校”,最初校址在莫斯科商场内,即如今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位置。1926年,由东省铁路出资,俄国建筑师设计,在霁虹桥南建设仿宫殿式新校舍,1928年新校舍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也迁至此处。1926年8月,普育中学划归东省特别区教育厅管辖,改称东省特别区立第三中学。1964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普育中学旧址建筑为砖混结构,共三层,建筑平面为梯形围合院落,中央凸出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屋顶为传统绿色琉璃瓦,墙身为黄色,檐口梁枋绘制传统彩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图片由南岗区提供
十、赵尚志烈士革命活动遗址(南岗区邮政街341号)
赵尚志烈士革命活动遗址(许公储才学校旧址),是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单位,原为许公储才学校,现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使用。这里曾是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见证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民族解放事业奔走的历程,是铭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历史遗存,虽当前功能为企业办公,但仍承载着重要的红色纪念价值。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于海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