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跟大家更 “我去过的城市” 系列了,上个月我又去了趟香港 —— 这是时隔 12 年,我第二次踏足这片土地。心里攒了些感触,今天就跟各位自媒体的朋友们好好聊聊。
按照我们的惯例,先谈谈去这个城市个人的观感,然后再谈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然后再谈一些大家所不知道的一些冷知识,大概就是这样的程序来。
在咱们中国人心里,香港的分量一直很重,毕竟是有着 “东方之珠” 美誉的地方。我对香港的向往,打小就埋下了根。上初中时刚懂点事,就总听《东方之珠》这首歌;那时候离 1997 年香港回归还有几年,总觉得 97 年特别遥远,可日子一晃就到了。记得回归那天,电视直播里中国人民解放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跨过深圳和香港的边界,那场景看得我心里又激动又自豪,当时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去香港看看!
咱们这代人,大多是看着香港影视剧、听着粤语歌长大的 —— 成龙的功夫片、周星驰的喜剧,还有那些火遍大江南北的粤语金曲,都让我对香港充满了想象。后来听去广东打工的人说,香港老板、台湾老板来这边办厂,再加上电视里看到的香港高楼,更觉得这地方肯定特别发达,文化影响力也大。尤其是广东这边,好多人都受香港 TVB 剧集、粤语歌的影响,我后来到了广东,去香港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了。
第一次去香港是 2013 还是 2014 年的过年期间,我都忘记具体时间了,本来想自驾游,从深圳关口过。那时候我户口还没迁到广东,提前在内地办了港澳证,背着包就去了,结果在关口碰壁了 —— 没跟团不让走。没办法,只好在当地找旅行社签了个合同,其实就我一个人去,旅行社那边也没跟着,这才顺利过关。
过关后,我先坐大巴,交了钱就能随便换乘。沿途看到的景象有点意外:刚过关那片是新建区域,全是山地和农村,看着跟内地的农村没差,甚至不如广东的一些乡镇。可越往市区走,景象就不一样了 —— 居民区多了,市政设施越来越全,高楼也渐渐多了起来。我在荃湾下了车,那地方属于新界,靠近九龙交界,下车的大厦得有三四百米高,站在楼下抬头看,才算真正见到了香港市区的样子。
香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干净”,街道上几乎看不到垃圾。去之前我还做了些功课,在图书馆借了本书,把香港的交通、文化景点都摸了一遍,所以第一站就直奔维多利亚港 —— 毕竟是香港的标志啊!维多利亚港旁边的星光大道特别有意思,一路上全是香港名人的手印,好多都是我在电影、电视剧里见过的明星,熟悉得不行。我当时特兴奋,还伸手比着那些手印,想象着明星们的样子。就是那天天气不太好,灰蒙蒙的有雾,不然看港岛的高楼肯定更清楚。
逛完星光大道,我坐地铁去了中环。香港的地铁跟内地不太一样,多了种国际氛围感 —— 广州、深圳的地铁报站是粤语和普通话,标识也以中文为主;但香港的地铁有英文报站,标识也是中英双语。到了中环,才算真正感受到香港的 “繁华”:金融大厦二期、李嘉诚旗下长江集团的大楼…… 高楼一栋挨着一栋,密密麻麻的,跟我当年第一次在深圳看帝王大厦的震撼劲儿一模一样。站在李嘉诚公司的楼下,我愣了好一会儿 —— 原来华人首富的办公地在这儿,原来电视里那些都市白领的场景,就真实地在我眼前。
第二次去香港,和第一次去的感受还是不一样。这次去最大的感受是,这座城市好像十几年都没什么变化。你看那些建筑,维港边的主要楼群,依然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和内地的城市比起来,这十几年如果没变化,那差距可就明显拉开了。
我这次是跟旅行团去的,走的都是经典路线:星光大道、太平山顶……这些地方虽然没变,但太平山顶不管什么时候去,去多少次,站在那儿俯瞰整个港岛,都还是会觉得特别震撼。
这次我还带了孩子一起去。我家孩子从小在惠州长大,惠州是一座二线城市,高楼大厦没少见,深圳、广州、上海都去过。所以我特意问他觉得香港怎么样?他说,没有上海那么震撼,繁华程度和冲击感还是上海更强烈一点。
说到消费,我第一次去香港时带了一千港币,玩了两天。这次跟团,两个人差不多四百块,加个夜游项目也就三百左右。上次还住了酒店、吃了正餐,这次就只买了两瓶水。但香港的物价是真的高——上次矿泉水7块一瓶(内地当时差不多2块),这次更夸张,一瓶可乐卖到15块(内地一般3块)。不过香港工资也高,最低工资差不多九千八百多港币,普通工作月入三四万都很常见。
我在想,在香港如果不工作、不努力,真的很难生活。随便吃碗面都要三四十块,不挣钱的话,可能连饭都吃不上。这次去太平山顶,我是坐大巴上去的,和第一次爬老缆车的体验完全不同。沿途还看到了一些离岛,有些地方荒无人烟,整个香港就像建在山林之间,若隐若现,别有风味。
总的来说,如果你从来没去过香港,第一次见到维港和中环的高楼群,肯定还是会觉得很震撼。但如果你像我这样已经去过很多一线城市,或者像我家孩子一样从小在城市长大,那种冲击感就会小很多。尤其是这些年内地发展太快,相比之下,香港的变化就显得没那么明显了。
好了,这一期关于香港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会继续和大家聊聊香港的历史人文、旅游景点,还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