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末的甘南,本应是草原最绿的时节,却在这个清晨迎来了一场不期而遇的雪。当我们的车子缓缓驶向郎木寺镇时,天空中飘洒的雪花如同时光的碎片,将这片高原圣地装扮得如梦如幻。
初识郎木寺——一个跨省的神奇小镇
很多初次听说“郎木寺”的人,都会以为这是某座寺庙的名字。然而当我们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发现,郎木寺其实是一个镇子的名字——郎木寺镇,一个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的神奇小镇。
更有趣的是,这个小镇还有着非常特殊的行政划分。一条名为白龙江的小溪穿镇而过,将整个郎木寺镇一分为二:江北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江南则归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可以说,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省小镇”。
在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坐落着两座重要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江北甘肃境内的赛赤寺(全称“达仓郎木赛赤寺”),和江南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全称“达仓郎木格尔底寺”)。今天,我们要探访的正是位于四川阿坝州境内的这座格尔底寺。
雪路上的温柔相遇
前往郎木寺的路上,雪花开始飘洒,我们的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前行。突然,前方的车辆都停了下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司机师傅耐心地等待着,慢慢向前挪动。
随着距离的拉近,我们终于看清了“路障”的真面目——一片黑压压的影子从远处缓缓移来,原来是一群牦牛!它们悠闲地走在公路上,仿佛这条路就是为它们而修建的。紧跟在牦牛群后面的,是一群毛色金黄的羊儿,它们咩咩地叫着,好像在为这支队伍伴奏。
所有的司机师傅都自觉地慢下来,耐心等待,给这些高原的主人让路。没有一个人按喇叭催促,没有一丝不耐烦。在雪花飞舞的高原上,这样的场景显得格外温馨动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相尊重,互相礼让。
这就是甘南高原上最美的风景线之一:不仅有壮美的雪山草原,更有着人与动物之间那份质朴的温情。
雪落郎木寺
海拔三千五百米的高原上,八月飞雪并非罕见,却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昨夜一场急雨过后,清晨的郎木寺镇被洁白的雪花轻柔地覆盖着。那些原本翠绿的草甸,此刻披上了银装;那些金光闪闪的寺庙屋顶,在雪花的映衬下更显庄严神圣。
白龙江依然静静地流淌着,这条看似普通的小溪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将这个小镇一分为二,江北属甘肃碌曲县,江南归四川若尔盖县。一条小溪,两个省份,三个民族,这样的地理奇观在中国大地上实属罕见。
站在雪中的石桥上,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将郎木寺比作“东方小瑞士”。不仅仅是因为雪山草原的壮美,更因为这里有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藏、回、汉三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了千百年,他们用各自不同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共同谱写着这片土地的传奇。
不是一座寺庙的“寺庙”
许多初次来到郎木寺的游客都会困惑地问:“郎木寺在哪里?”当地人总是微笑着回答:“你脚下踩的就是郎木寺。”
郎木寺,从来不是一座寺庙的名字,而是一个地名。这个由藏语“达仓郎木”演化而来的称谓,意为“虎穴中的仙女”,承载着美丽的传说和深厚的历史。在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后的峡谷中,有一处神秘的洞穴,藏语称“德合仓”,洞中的钟乳石酷似婷婷玉立的仙女,因而得名“郎木”。
这个小镇之所以名为“郎木寺”,正是因为这里坐落着两座重要的寺庙。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访的,是位于白龙江南岸、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境内的格尔底寺。
走进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
雪花飘洒中,我们走进了江南的格尔底寺。这座始建于1413年的古刹,已经在这片高原上静静伫立了六百多年。与江北金碧辉煌的赛赤寺不同,格尔底寺显得更加朴素内敛,银色的屋顶在雪花的装点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格尔底寺的布局颇具特色,寺庙散布在山坡上,与周围的民居浑然一体,仿佛是从大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这里没有赛赤寺那样集中的建筑群,而是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大雄宝殿、闻思院、医学院、时轮殿、护法殿等主要建筑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上,需要沿着石阶逐一参观。
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寺内供奉的五世格尔底活佛肉身舍利。历经两百多年的岁月洗礼,这位活佛的法体依然完好如初,肌肤仍有弹性,面容依然如生。这不仅是藏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肉身法体,更是一个关于信仰力量的奇迹见证。
两寺遥望,一江分界
站在格尔底寺的高处向北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白龙江对岸的赛赤寺。这座属于甘肃境内的寺庙以其金顶闪闪而著称,与我们脚下这座四川境内的银顶寺庙形成鲜明对比。两座寺庙隔江相望,一条小溪分隔两省,这种奇特的地理格局在全国都极为罕见。
赛赤寺规模更大,建筑更加集中,金碧辉煌的大殿群让人远远就能感受到它的雄伟。而我们今天探访的格尔底寺则更显宁静致远,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更高,仿佛是山坡上生长出来的建筑群。
雪中的朝圣路
雪越下越大,寺庙前的石板路变得湿滑,但朝圣者的脚步却更加虔诚。他们身着厚重的藏袍,手中转动着经筒,口中念诵着古老的经文,一步一步地走向心中的圣地。
在格尔底寺的大经堂里,虽然规模不如对岸赛赤寺的大经堂那样宏大,但同样传出低沉的诵经声,在雪夜中显得格外神圣。那些年幼的小沙弥,脸上还带着孩童特有的红润,跟着老法师们学习念经,虽然腔调稚嫩,但那份专注和虔诚却让人动容。
走出经堂,登上寺院的高台,眼前是四川境内这片独特的宗教建筑群。每一座殿宇虽然没有对岸赛赤寺那样金光闪闪,但银顶在雪花的映衬下同样庄严肃穆。远山如黛,白雪皑皑,经幡飞舞,这样的景象让人恍若置身天上佛国。
雪夜中的思考
夜幕降临,雪花依然飘洒。我坐在客栈里,透过窗户可以同时看到江南江北两座寺庙里闪烁的酥油灯光,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
郎木寺镇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跨越两省的奇特地理位置,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镇上,两座古老的寺庙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传统,一条白龙江见证着两省文化的交融。这里有着最纯粹的信仰,最朴素的生活,最和谐的民族关系。
今天我们深度探访了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感受了它与甘肃境内赛赤寺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果说赛赤寺是雄伟壮观的交响乐,那么格尔底寺就是清雅脱俗的古琴曲。两座寺庙各有千秋,共同构成了郎木寺镇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郎木寺,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纷争,只有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真正的郎木寺镇,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灵魂得到洗礼的地方。
雪后的新生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雪白的大地上,整个郎木寺镇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辉。转经的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修行,商贩们忙着清理门前的积雪,牧民们赶着牦牛走过雪地,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足印。
无论是八月雨雪的奇观,还是千年古寺的庄严,抑或是两省共治一镇的奇特格局,郎木寺都用它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美好。
走出郎木寺镇时,雪后的阳光格外灿烂,两座古寺在蓝天白云下交相辉映——江北的赛赤寺金顶闪闪,江南的格尔底寺银顶素雅,白龙江依然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千年不变的故事。
郎木寺,确实不仅仅是一座寺庙。它是一个传奇,一个梦想,一个让人永远难忘的精神家园。有这样一个跨越两省、融合多元文化的特殊小镇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何其珍贵。
摄影手记:今日镜头记录了雪中郎木寺的跨省奇观——白龙江两岸金顶银瓦的寺庙对比、雪花纷飞中虔诚转经的朝圣者身影、牦牛群悠然过路的温馨瞬间,更有那份八月飞雪中高原小镇的诗意宁静。每一张照片都是与千年古刹的心灵对话,每一次快门都是对这“东方小瑞士”的深情凝视。镜头捕捉到了格尔底寺银顶的素雅庄重,记录下了赛赤寺金顶的辉煌夺目,定格了经幡飞舞的神圣时刻。但真正震撼的,是那些无法用相机记录的瞬间:雪夜中传出的悠远诵经声,石桥上感受到的跨省文化交融,还有内心涌起的那份超越世俗的宁静感动。
来源:北京号
作者:梁慧芳-墨渊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