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的红色地标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伟大的革命精神
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打卡、去铭记
一起来看看吧
壹
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
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
8月28日,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正式落成揭幕。这标志着奉贤区烈士陵园已形成了“一园两馆“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作为奉贤新城备受瞩目的“红色城市地标”,依托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创新展陈,正迅速成为沪上红色文化版图中一颗璀璨的新星。
新建成的烈士事迹陈列馆面积达475平方米,系统呈现了从土地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11位奉贤英烈的光辉事迹。展陈以历史为轴,生动讲述了李主一、沈志昂等点燃革命星火,周大根、朱刚等浴血抗日,陈默、何以文等为解放献身,蒋德昌、姚忠修等抗美援朝的壮丽篇章。
同步开放的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面积达480平方米,突出“立足上海、加强奉贤”特色,通过135件文物与沉浸式场景,生动再现了该部队在汇角战斗、朱家店伏击等26场关键战役中的铁血荣光,讴歌军民同心铸就的“中流砥柱”。展览特别聚焦青年群体的觉醒与担当,如铁路工人朱印天为五支队输送枪支、少年兵传递情报、女战士战地救护等感人故事。展馆展出了包括淞沪支队支队长朱亚民个人物品在内的珍贵展品,均由后人捐赠,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有温度的历史。
地址:奉贤区金钱公路3030号往南50米
贰
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展示馆
中共奉贤县委旧址,是奉贤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承载着当地革命历史的源头记忆。展示馆内设有四个展厅,以“信仰、忠诚、奋斗”为核心主题。在这里,通过展馆对不同时期历史事件与相关人物的系统介绍,参观者能重温党的发展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同时,馆内一件件实物展品仿佛打开了时光的闸门,让人仿佛置身历史长河,与革命先辈一同回望那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奉贤人民攻坚克难、创造光辉事迹的峥嵘岁月。
地址:奉贤区奉城镇奉粮路70号
叁
李主一烈士纪念碑
“洪炉”校史馆
李主一烈士纪念碑是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主一是曙光中学创始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牺牲于龙华。1957年奉贤县人民政府在曙光中学内修建了李主一烈士纪念碑,2011年曙光中学整体搬迁,重建了李主一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一侧有以曙光中学创校时的校舍潘公祠为建筑样式的“洪炉”馆,既记载学校历史沿革,又反映奉贤早期革命历史。2017年新增实物陈列室洪炉二馆。
地址:奉贤区奉城镇川博路100号
肆
忆红居・红色主题馆
忆红居·红色主题馆是南桥镇沈陆村推进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重点项目,以奉贤第一位革命烈士沈志昂的37封家书为主线,于2023年9月开馆,全年免费开放。
场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融入江南乡村风格,与周边田园景致相融,设有序厅及“革命信仰”“星火照耀天空”“美丽世界”四大展区,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方式呈现红色文化。
序厅以南桥特色屋檐造型打造主题墙,墙面展示沈志昂家书金句与1919-1949年南桥党史关键事件;“革命信仰”展区设互动信仰之柱与家书原件展柜,可直观感受烈士信仰;“星火照耀天空”展区播放南桥党史影片,设时代影像展与家书书法体验区;“美丽世界”展区通过五大篇章展现新时代南桥风貌,是兼具教育性与体验感的红色研学课堂。
地址:奉贤区南桥镇沈陆村军民202号
伍
上海奉贤抗美援朝精神学习教育基地
(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
上海奉贤抗美援朝精神学习教育基地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主题展馆和志愿军纪念广场组成。展馆精选500余幅珍贵照片和1800多件革命文物,以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展示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生动画面,将参观者带入半个多世纪前的烽火岁月。
继2024年首创饶惠谭烈士AI数字人实现跨时空对话后,2025年,奉贤抗美援朝精神学习教育基地融合生成式AI技术与红色主题教育,持续推动红色教育的数字化创新。通过多模态交互模式,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深度参与红色教育活动,体验沉浸式的历史情境。
地址:奉贤区奉城镇洪东路333号
九月
来循着“红色”足迹
打卡奉贤这些地标
聆听岁月深处的红色回响
成为红色故事的传承者与讲述者
版权说明/原创所有权,转载需注明


- 关 注 我 们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