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前段时间,我约朋友们一同来到了武汉市黄陂区旅游,本是抱着“随便走走”的心态,却被这片土地的特别魅力所以深深打动。黄陂区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木兰山的巍峨险峻、木兰草原的辽阔苍茫、锦里沟的苗家风情、清凉寨的山间清凉,每一处景点都各有特色,给我们一行人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过,在我们游玩的途中,一个关于黄陂“身份”的问题却让大家犯了迷糊——熟悉武汉的人都知道,长江与汉江如同两条碧绿的丝带,将武汉分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大板块,这便是家喻户晓的“武汉三镇”。长久以来,人们对“武汉三镇”的范围有着相对固定的认知:武昌主要涵盖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等范围;汉口则通常被认为包括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等范围;汉阳则z以汉阳区为主体。
可同行的朋友却突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那么黄陂到底算不算是汉口呢?”这个问题让大家起了争议,有人觉得黄陂区应该就是属于汉口,最直观的便是“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如果你问武汉人“机场在哪儿”,十有八九会说“在汉口”,可你打开地图便会发现,天河机场的实际位置其实在黄陂区境内。
不仅如此,黄陂还有一个名为“汉口北”的地铁站,出站后便是规模庞大的“汉口北客运中心”,更值得一提的是黄陂的“盘龙城”,作为长江流域已知最早的商代城市遗址,盘龙城被称为“武汉之根”,而历史上,盘龙城所在的区域与汉口的发展脉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学者认为,汉口的早期文明雏形,便与盘龙城文化有着传承关系。这些线索似乎都在暗示:黄陂区与“汉口”的关联并非空穴来风。
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黄陂并不属于汉口”,毕竟大多数武汉当地人都认为“汉口的范围只包括江岸、江汉、硚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仔细琢磨便会发现,这或许是当地“传统认知”与“区域发展”碰撞产生的差异。
从历史沿革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汉口”,确实特指明清至近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商业城区,也就是如今的江岸、江汉、硚口等三区的核心地带。这片区域凭借长江、汉江的水运优势,曾是全国闻名的“天下四聚”之一,商号林立、码头繁忙,“汉口”的名号也因这片核心城区的繁荣而深入人心,久而久之,人们便默认“汉口”就是指这三个区的范围。
而如今黄陂与汉口的关联,更多源于“地域辐射”与“功能延伸”。随着武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汉口的商业、交通功能逐渐向周边区域拓展,黄陂因紧邻汉口核心区,自然成为重要的承接地——天河机场选址黄陂,是看中这里开阔的地形与便捷的交通区位;“汉口北”的命名,既是对黄陂与汉口地理关联性的认可,也暗含着打造“汉口北部新商圈”的定位;盘龙城的历史渊源,则让黄陂与汉口的文化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说,从“功能属性”与“发展脉络”来看,黄陂确实与汉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是从“传统城区范围”来看,黄陂似乎又超出了当地人对“汉口”的固有认知。
这种争议,其实也反映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武汉的城市边界不断模糊,区域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曾经的很多“远城区”逐渐融入城市发展大局,“武汉三镇”的概念其实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对于游客而言,或许不必纠结于黄陂是否“属于”汉口,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片土地本身的魅力:黄陂有不输武汉市区的自然美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充满烟火气的乡村生活,更有武汉人热情爽朗的待客之道。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你还想不想来武汉市黄陂区走一走、看一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