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博物馆白露打卡章。范寻作品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清晨时分,晶莹剔透的露珠悄然凝结在花草之上,白露之名由此而来。身兼物候与节气双重属性的白露,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犹如时光的笔触,白露轻轻一抹,世间便换了秋装。
“昊天晴且高,秋气发初凉。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白露名字美,时节更美,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辰,在晨曦微露、金风送爽时,更能感受到“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的绝美秋色。此时北半球逐渐入秋,沈水之阳可谓秋意渐浓。虽说自古以来提到秋天风物,人们总会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然而秋日的沈城同样是群芳竞秀,充满了生命力。君不见,金风起,白露降,夜微凉,月如霜,一城花事秋日美,这未尝不是一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娇美动人
别样红艳的海棠花
沈阳的秋天,把最有底蕴的文字写在了沈阳故宫。秋天是沈阳故宫最美的季节,走进这座古建筑,能从空气中嗅到秋天的味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不知不觉浸染了秋的色彩。明净的宫殿,深长的巷道,湛蓝的天空,红墙绿瓦下的亭台,点缀着的秋海棠更显醉人。400年的庄重沧桑,在秋风中明亮了起来。
沈阳故宫种植着一种草本海棠——秋海棠,花朵和神态近似春天的木本海棠,尤其近似垂丝海棠,有种无风摇曳的扶疏之美。作为在唐朝富丽春天象征的木海棠,在宋朝就成了美人扶醉低头的动人姿态,可见秋海棠虽然草本,却有海棠花娇美动人的风致,恰好可以装点秋日的萧瑟。电视剧《甄嬛传》开篇大选秀女时,甄嬛为安陵容簪上了一枝秋海棠,安陵容因此被皇帝嘉奖了一句“鬓边的秋海棠不俗”,从而得以入选。由当时的画作来看,秋海棠也确实是清代皇家宫苑里不可或缺的一抹艳色。
虽然剧中安陵容以为自己是凭鬓边秋海棠引来了蝴蝶才入选,但实际上秋海棠亦无香味。和其他品种的海棠一样,秋海棠开完花也会结果,成熟的海棠果通红可爱,常常引来鸟儿争相啄食。
皇姑区黄河大街道路两旁也有海棠,春天海棠繁花满树,秋日收获的是红果子。海棠果有红果和黄果之分,颜色鲜艳赏心悦目,有些可食用。在北陵公园的海棠树上,一串串海棠果挂满枝头,远远望去,火红一片,像一个个小的红灯笼。
秋海棠为秋日的寂寥增添了一抹绚烂。在这短暂的秋光中,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完成了自己的绽放,即便是在白露微寒的时节,也依旧傲然挺立,向世人传递着一种不言而喻的坚韧与美丽。这种精神力量远胜于单纯的视觉享受,令人在赏花之余,更感受到秋海棠那份独特的内涵。以春秋草本而言,秋海棠在短暂的秋光中完成生命绽放;但对于赏花人而言,其娇美且耐寒的特质,更蕴含着别样的精神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中陆游与唐婉、宝玉与黛玉的相恋中,秋海棠都成为相思、苦恋的见证。沈阳故宫的秋海棠又不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
花信之于宫廷,始终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横跨皇权和世俗两大领域的精神载体,花事无不承担着皇权装饰和休闲娱乐的双重功能。普天之下的花草汇聚到皇城,生根发芽,春华秋实,也把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搬进了宫廷。年复一年,游人在花草的代谢中感受着历史的呼吸。
瑰丽多变
色彩绚烂的大丽花
提及大丽花,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她那令人叹为观止的色彩与形态,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将世间所有色彩汇于一身。9月的沈城,大丽花同样显得俏丽可人,绽放时花瓣层叠饱满,色彩瑰丽多变,花型各不相同:菊花型、绣球型、牡丹型、碟型……适宜在花坛或庭院中栽种,为城市的各个角落带来亮色。
大丽花,隶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大丽花属。这支源自墨西哥高原的绚丽之花,如今遍布全球,尤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栽培广泛,被誉为世界花卉品种之冠。大丽花在民间有多种别称,如大丽菊、天竺牡丹等,每种称呼都蕴含着人们的喜爱与赞美。与菊花的傲霜怒放不同,大丽花花期更为绵延,从春夏之交持续到霜降,甚至在越夏后还能再度绽放。
在北方,大丽花观赏期从9月一直到11月中旬,目前已进入最佳观赏期。沈阳世博园大丽花展每年从初秋开始至10月结束,几千株花既有菊形的端庄,又有莲形的清雅,还有芍药形的婉约与蟹爪形的别致。色彩更是瑰丽:粉色、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等单色以及各种复色交织,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在沈阳市的花圃和不少私人庭院中,经过悉心照料的大丽花都在白露时节盛开,万紫千红煞是好看。大丽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起初,上海、广州、东北及华北等地引种了大丽花。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地区栽培较多。自1949年后,沈阳、辽阳、北京、长春等地开始广泛栽培,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花卉景观。
大丽花偏好阳光充足、凉爽温暖且通风良好的环境,既不耐寒又畏酷暑,每年需经历一段低温期以满足休眠需求。因其对环境的适应力相当出色,辽宁的大丽花生长十分良好,成为无数庭院中的耀眼之星,沈城的多个角落都能看到大丽花的踪迹。这朵自然界中的色彩魔术师,用绚烂多彩的姿态和丰富多变的花语,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无限可能与美好。不管拿来做切花还是种植在花园中,大丽花都很容易成为视觉焦点,赢得了众多市民的喜爱。
柔弱坚韧
朝颜低语的牵牛花
9月的沈城,街头巷尾一座座立体花坛以独特造型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在沈阳中山路沿线、和平广场绿化带等诸多立体花坛中,黄色的万寿菊、紫色的矮牵牛、红色的鸡冠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被誉为“朝颜仙子”的牵牛花爬满枝蔓,在花坛中极具观赏价值。牵牛花宛如小喇叭在秋风中吹奏着乐章,她色彩斑斓,每当清晨降临,便会绽放出蓝紫、粉白的小花,娇艳欲滴,给城市的各个角落带来生机和活力。尤其在深秋万木凋零之时,牵牛花葱翠的绿叶、姹紫嫣红的花朵,还有清灵的身姿,展现着柔弱而又坚韧的生命力。
作为夏秋时节常见的藤蔓花,牵牛花也是庭院、居室、窗前美化的常用花卉。花期长达5个月,从仲夏一直开到深秋,只要温度适宜,她就能一直开下去,把最灿烂的样子留在每一个清晨。朝颜低语的牵牛花,以薄纱般的花瓣和倔强的藤蔓诠释着生命之美。她不择土壤、无畏风雨、持续盛放,如同平凡人用坚韧点亮日常。从古诗词到民间传说,这朵“朝颜”始终承载着文化意趣与生命启示——即使渺小,也要把每一刻都活成盛典。
在秋花大放送的9月,以牵牛花为代表的每一座立体花坛都是艺术与创意的完美结合。设计者巧妙地运用各种花卉植物,精心搭配色彩,打造出一个个令人惊艳的造型,为城市装点美的色彩。这些花坛就像城市的名片,向外界传递着沈城初秋的魅力。
静候好个秋
白露微寒。雁燕双飞,从北向南展翅千里,追寻着离阳光更近的土地;雀鸟们悠然享受着秋果的丰盛,又紧张地为冬寒将至作准备。生动,怡然,苍远。浓厚的生命气息与诗情画意,尽在白露。明月之下,金风之中,牵牛花的一滴露珠,映射出晨光、草木和上早课的学子。我们浮躁了一夏的心,渐渐沉静,在暑气尽消的天地间,在疏朗澄澈里,丰盈明亮,心上无忧。白露,要有寄情于物的早晨和得闲赏花的夜晚,更要有平静安定的内心和不负岁月的决心。静候好个秋。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李言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