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想必大家都有看到新闻,某城市那栋烂尾十几年,号称“福建第一高楼”的建筑,踉踉跄跄终于建成投用。其实这栋楼也就339.88米,这个高度不上不下,即便暂时是本省最高的楼,其实也没有太多记忆点,跟外省那些真正的摩天大楼相比,实在没什么可提。
从表面上看,有的城市盖了几栋三百多米的高楼,省会福州一栋三百米以上的还没有,但福州两百多米的建筑也挺多,几十米的高差并无所谓,大家还是彼此彼此。正如8月24日本号文章所说,这种超高层写字楼维护成本相当可观,与其不上不下的高度多盖几栋空置浪费,不如集中资源建一栋真正的摩天大楼撑起城市天际线。
所以,现在福州迫切需要的是像“台北101”那样有知名度,能让人牢牢记住的城市名片。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高等级景区方面,长期以来福州仅有三坊七巷一个5A级景区,在数量上跟杭州、苏州、南京等百年前同坐一桌吃饭的大城市差距明显。
虽然福州3A、4A级景区还有不少,但在这个激烈争夺文旅高地的年代,最高等级的5A级景区才是核心竞争力。比如某城市的植物园,刚一升级旅游热度就有显著提升。
说来有个事情福州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注意,曾经是4A级景区的于山,早已悄然撤下4A级的标识。原因非常简单,维持高等级景区认证需要花钱,每年光是养一支解说团队就要不少钱。于山评上4A级这么多年,除了本地人登山健身观景,从没看到外地游客接踵摩肩。那这钱花得就很冤,这种不上不下的4A级不要也罢。
进入本世纪第三个十年,福州已经夺回GDP总量和人均省内“双第一”,正在加紧争先进位,向着全国“前十五”发起冲击。以前GDP总量二十名开外,一个三坊七巷也够用。这时候硬实力增强,软实力也要跟进,福州急需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有一个5A级显然太少,最高等级景区数量要与GDP排名相适应,该花的钱就得花出去。
这个道理各级各部门心知肚明,只可惜福州城市性格就如低调务实的工科男,脚踏实地振兴产业很有一套,搞城市营销、文旅宣传确实不太擅长。因此这几年在“软实力”建设方面一直磕磕绊绊,只能这里抄抄,那里学学,还要不停面对网络水军的诽谤。
好在福州有很深的底蕴,无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5A级景区数量,还是各种荣誉称号,时间到了自然会有,只是面前要做的工作太多,有些方面暂时顾不上。有时需要一点契机,才能从自己的“百宝箱”里慢慢拿出新东西。
正因如此,今年以来我们看到福州的5A级景区申报瞬间提速,鼓山、船政都在更新改造硬件设施,向着5A级标准看齐。再加上福清的石竹山也在努力,福州甚至有望同时拥有4个5A级景区。
一下子搞出这么多5A级,看起来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仔细一想便会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福州的底蕴太深,有太多重要景区,升级5A本就是早该做的事。比如一看泉州的清源山都成为5A多少年,便知福州鼓山已经落后很长时间。
福建最近一个申报5A级获得成功的是龙岩冠豸山,与之相比,永泰青云山的风景有过之无不及。更不用说福州市区周边还有旗山、五虎山、皇帝洞、十八重溪等无数美景没有好好打造,再想想前往连江、罗源、平潭的一路上都有山海之交的绝美海景,胜过多少5A级?
除了鼓山、鼓岭、船政之外,光是福州六区还有烟台山、上下杭、闽江之心、西湖、于山、福道、梁厝、螺洲古镇、福建协和大学旧址、滨海新城黄金海岸线等数不完的风景,倘若财力充足,福州5A级景区数量还能拥有更多。
但话说回来,财力的确是个绕不过去的坎。有鉴于此,我格外希望石竹山申报5A级景区也能提速。毕竟福清有着充足的财力,完全可以为福州市本级分忧,大家一起发展文旅,共同提升闽都名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