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外地朋友在荆州沙市玩,朋友一路听我讲沙市的老故事,眼睛里满是期待,可走着走着就问:“你说的这些老地方,怎么大多只能听,看不见实物啊?”我当时没法接话,心里堵得慌——不是没实物,是有些宝贝被硬生生拆了,比如沙市的江渎宫,现在只剩个地名,连影子都找不着了。
江渎宫到底有多重要?这可不是随便一座破庙,它是沙市跟屈原实打实挂钩的遗迹,早年还是座像样的庙宇式建筑。当年屈原选在这里居住,留下了不少跟这片土地相关的印记,这地方本该是沙市的文化招牌,是游客来这儿能摸到的“屈原记忆”。可偏偏,它占了个好位置——在沙市最繁华的市中心。
一看到“市中心”这仨字,有些人眼里就只剩钱了,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挖它的商业价值。在这些人看来,屈原文化再悠久、再辉煌,也不能直接变成大堆的钞票,哪有盖栋大楼搞经营来得实在?他们压根没琢磨过,把江渎宫好好保护起来,围绕屈原做旅游文章,说不定能赚得更长久。就因为这种短视的想法,好好一座江渎宫,没等来修缮保护,反而被彻底毁掉了。
还好有沙市摄影师赵楚辉先生,在江渎宫被拆前留下了珍贵的照片,现在想看看它原来的样子,只能靠这些照片了。如今江渎宫的旧址上,立起了一栋十几层的现代大楼,楼上开宾馆,楼下几层搞小商品买卖,活脱脱一个市场,跟“屈原”“江渎宫”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有人说,屈原都去世两千多年了,拆了也没什么,反正他也不会回来写文章。这话听着就让人上火——拆的不是一座建筑,是沙市跟屈原的历史联结,是本地人的文化念想。现在再提江渎宫,只能指着那栋高楼说“以前这儿是江渎宫”,这不就是徒有其名吗?
其实沙市、荆州完全可以围绕屈原做大事。别的地方有个跟历史名人沾边的小物件都当宝贝,咱们有实打实的屈原居住过的江渎宫,本来能做成独一无二的旅游亮点,让游客来这儿不光能听故事,还能走屈原走过的路、看屈原相关的遗迹,感受真正的屈原文化。可现在倒好,把最核心的实物拆了,再怎么说屈原,也少了底气,少了吸引力。
拆江渎宫这事,说轻了是短视,说重了是丢了沙市的根。历史遗迹不是说拆就能拆的,拆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屈原的文化印记没了,旅游的魂也跟着没了。现在再后悔也晚了,只能看着那栋冰冷的商业大楼,可惜了那么好的文化宝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