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地区之间地理文化差异都很大,为什么陕西总是给人留下黄土高原的印象呢?几乎所有不了解陕西的人都会问去外地上学的陕西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那里是不是住窑洞啊?是不是只吃面和馍啊?这些误会真的让人很尴尬呢,毕竟,大家还是因为不了解没去过的地方,只能在影视剧或新闻上看到一些断断续续的消息。陕西的环境,其实非常美丽。这里有陕北壮阔豪情的黄土高原;
有关中富饶的关中平原、天府之国;还有陕南的秦巴山地,处处山清水秀。不仅如此,而且,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陕西小县城,却是甘肃省的简称,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这个陕西小县城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着哪些不一样的风景?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陇县的那些事。陇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西北,总面积2277平方公里。
东临千阳县,南接陈仓区,西北部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平凉市华亭市、崇信县、灵台县毗邻。陇县因地处陇山(关山)东麓而得名,与甘肃省简称“陇”存在地理关联性。甘肃简称“陇”源于境内陇山(六盘山)作为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地理特征,而陇县作为陇山东部的组成部分,其名称直接体现了与陇山的地理联系。陇山是陕甘两省的分界线,甘肃因大部分位于陇山以西而简称“陇”。
陇县作为陇山东麓的县级行政区,其命名直接反映了这一地理特征。西汉时期在陇山以东设立“汧县”,北魏时期更名为“陇州”,后演变为“陇县”。甘肃的“陇”则源于唐代“陇右道”等行政区划,与陇山的地理属性密切相关。陕甘之间,一条巨大的山脉,从北而南,纵横分割。这山,便是陇山。自古以来,人们把翻越陇山的古道,称之关陇古道。老爷岭,就是关陇古道上最为传奇的一个地方。
山呈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东西宽40至60公里。山分南北两段,北段称大陇山,也称六盘山,山岭高大,海拔多在2500米以上。南段称小陇山,也称陇头、陇阪、关山。陇山地势高峻,东望关中,西控陇右。汉代以后,陇山成为丝绸之路南北中三线的必经之地。关山,又称小陇山,古称陇山、又曰陇坻、陇坂、陇首。大致南北向纵贯甘肃平凉华亭县、天水张家川县、陕西陇县和宝鸡陈仓区境内,成为渭河与泾河、千河的分水岭。
穿越陇山的关陇古道(古称陇坻大坂道、陇山道)是古代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东段的一部分,我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纽带,沿途“五里一迹,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是古丝绸之路上建筑工艺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道群。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陕西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一个陕西小县城,却是甘肃省的简称,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