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巍峨群山见证着时序更迭。近年来,吉林省创新探索滑雪场夏季运营模式,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清凉经济”,通过“反季节”智慧改造,让冬季专属的冰雪胜地华丽转身为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

冰雪场四季焕新 从雪道到露营的华丽转身
地处吉林省长春市近郊的天定山某滑雪场,冬季是滑雪爱好者的乐园,夏季则成为游客避暑纳凉的绝佳去处。
今年夏天,该滑雪场利用特有的山体条件,推出涵盖3万平方米露营地在内的一系列创新型旅游项目。依山势规划的多功能野营区、草坪扎营区、森林会客区、帐篷酒店等六十余种特色露营项目,充分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游客侯梦影:“这里的空间非常开阔,空气也很清新,像烧烤炉具这类设备一应俱全,我们可以轻松体验户外烤肉的乐趣,还挺喜欢这里的。”
游客王冰:“夏天来到这里,发现还有滑板车、双轨滑车、缆车这些好玩的项目,茂密的树林和露天露营地相得益彰,是个全家出游的好去处。”
除了露营,夏季的滑雪场还利用原有雪道铺设了山地自行车道和高尔夫草坪,配套的体育馆内设有网球馆、篮球馆和游泳馆,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运动体验。
游客李杰琼:“冬天能滑雪,夏天还有这么多游玩项目,确实为我们市民提供了很多娱乐选择。”
四川游客李霞:“夏天来避暑时,无意间发现这里还有室内潜水馆,在这边提前预约了教练,过来体验一下。”
自5月1日开启夏季运营以来,该滑雪场已吸引游客超过3万人次。天定山某度假小镇副总经理王文瑜指出:“实施“反季节”改造升级,不仅延长了经营周期,更丰富了游客体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业态融合,引入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动全域四季旅游发展。”

多元业态融合 打造全季候旅游新体验
吉林省内各大滑雪场凭借资源复用、业态融合与区域协同,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实现了从“一季旺”到“四季火”的华丽蝶变。
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作为5A级景区,今夏创新推出“竹筏夜游”项目。游客们乘竹筏荡漾于碧波之上,欣赏水景灯光秀、画舫船歌舞表演,沉醉于独具风情的夏夜盛景。
广东游客谢在敏:“演出很精彩,听说晚些时候还有灯光秀,一定要再来看看。”
游客张释芮:“新推出的龙舟项目很有特色,特意带南方朋友来体验,晚上来格外有韵味。”
据净月潭景区游船部王艳介绍:“长龙竹筏丰富了景区的文旅产品,填补了水上项目的空白。游客在任何班次都可以欣赏到画舫船表演,包括歌舞和传统演艺。”
昼赏山水,夜游画境,正成为吉林夏季旅游的新常态。夜幕降临,净月潭景区的星空缆车便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
工作人员周圣喻:“沿途可欣赏森林美景,夜场每15分钟进行一次熄灯仪式,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夜景。”

同样实现四季运营的还有吉林市松花湖某度假区,这里冬季是冰雪天堂,夏季则变身山花烂漫的绿野仙踪。
度假区依托山地资源和商业配套设施,开发了山地运动、露营研学等项目,将雪道改造为越野跑道和山地自行车道,满足了游客四季休闲的多样化需求。
游客张震:“一站式度假的环境很好,这里可以烧烤、露营、住宿,餐饮服务都很到位。”
2024年至2025年雪季,该度假区滑雪游客人次和经济收入双双刷新历史新高,接待量首次突破百万。夏季运营同样表现亮眼:截至7月16日,累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长12%。该度假区市场营销总监黄钟锐说:
冬日这里是冰天雪地,夏季则是绿水青山。我们致力于为游客打造更多避暑康养和休闲度假的生活场景,让人们在每个季节都能体验到不同的度假乐趣。

突破季节瓶颈 打造四季常青的旅游目的地
吉林省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坐拥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如今,“冬滑雪、夏避暑”已成为当地旅游的生动写照。一个个热闹的滑雪场正积极撕掉“冬季专属”标签,探索从“冬季爆款”向“四季常青”发展的创新路径。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金振林表示:“滑雪场的发展应该四季运营,我们现在的重点主要放在夏季产品的业态丰富上。经过几年品牌打造和输出,夏季滑雪场收入占比正在逐年提升。”
精准营销与服务升级是关键。冰雪“冷资源”不再仅仅作为滑雪载体,而是通过与山林、云海、气候等资源协同,激发创新活力,持续提升“滑雪场的夏天”这一品牌IP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吉林夏季全域平均温度22℃,清凉舒适,森林覆盖率超过45%,形成广阔的绿色生态屏障。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清凉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开发消费新场景、挖掘消费新卖点,吉林正成功打破“季节魔咒”,在“四季皆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从传统滑雪到夏季避暑,从单一业态到多元融合,吉林滑雪场的夏天项目更趋多元,体验感也更为充实丰富。这一转变不仅盘活了当地冬季资源,更为全国冰雪旅游区域的四季运营树立了可借鉴的创新典范。
暮色四合,星空缆车缓缓穿行于林海之上;晨光微曦,露营地沐浴于欢声笑语之中。吉林的各滑雪场正以其独特魅力向世人讲述:青山绿水之间,四季皆可成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彦召
校对:张也
审核:吴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