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细雨霏霏,昼夜温差大,罕见的云海,又到出现时。
充足的水份,在白天高温作用下,形成水蒸气,夜里遇冷后,在低洼处凝结而成的云层——就是云海。
因此,云海的高度总会低于山顶高度,或发生在四面环山的盆地,或发生在山涧深谷中;因此,这也是早晨能够拍到云海的主要原因。
照片1
当您站到高于“云层”的山顶俯看时,漫无边际的云海如同浩瀚的大海,波涛滚滚,浪花飞溅;尤其是盆地外、深谷中有冷热气流时,致使云雾变幻莫测,时而升腾拍山边,时而流动如大海,时而静谧如湖面。这样的奇观,犹如人间仙境。
当然,当您的位置低于这“云层”、或身在云层之中时,您看到的只有浓雾、大雾。
照片2
而绥中锥子山野长城的“洼楼”、“大猫山”,就是四面环山的盆地,见照片1~3;而建昌的轿顶山,就是盆地中心一座突兀的山,极易形成云海和观赏云海,见照片4~12。
照片3
欣赏大海时,起初震撼于它的浩瀚无垠和惊涛骇浪,可久而久之,就不满足于这些了,想见到大海中的船只、想目睹海岸线的风景等等;欣赏云海也一样,刚开始也觉得“天苍苍白茫茫”的云海夺目吸睛,可次数一多,就如同嚼蜡一样乏味。
照片4
例如照片4云海中的日出,还拍到了耀眼的光晕,但是,画面中除了太阳,山峦的郁郁葱葱、云海的波澜起伏等,什么也看不见,这样的云海照片,如何获得流量支持?!
照片5
照片6
人家锥子山云海,内内外外的野长城纵横交错,随便选个前景就是靓丽的“趣味中心”;可我们轿顶山的云海,四周仅有山,而且上空多有水气蒸发,致使仅有的标志物模模糊糊,这就给云海拍摄带来了难度,必须尽力解决,否则,张张云海照片里,除了云海再无其它标志性元素,朋友们也不会买账。
照片7
照片8
一是构图合理,把那些有光影、有层次的云海拍入镜头。例如照片7、照片12。
照片9
二是细心观察,抓住云海上空云雾流动的空隙,抢拍到山峦与云海交织的画面。如照片6照片9和照片11。
照片10
三是不放过细节,尽可能利用好标志物。例如照片10里建在山顶的铁塔,虽然“不起眼儿”,但拍入它并放在趣味点上,就让这张云海照片壮观震撼起来;否则,若是有人硬说这是一张“天空的云照”,我也不好解释清楚。
照片11
四、挖掘资源,引入照片灵魂,例如照片5照片8。照片5的主人是负责任的护林员,见到这么大的雾天还有人登上“轿顶”,就过来提醒注意安全,当他也观赏云海时,就抢拍下这张照片,顿时让照片有了灵魂感;照片8的主人本是我的摄友,拍完照片后却饶有兴趣地打起太极拳,我立即来到他的身后,抓拍到这张照片,令不漂亮的画面里有了漂亮的人,照片即刻活了起来。
照片1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