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品牌IP不断深入人心,济南旅游不断升温——捧一泓趵突泉18℃的泉水,划着小船在大明湖看超然楼点亮,走进四门塔沉浸式打卡千年文化,逛着环联夜市感受越夜越精彩……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济南,大家吃着把子肉,喝着清泉水,慢慢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暖与精彩。
但是你知道吗?济南这些小众的玩法也能让你流连忘返。这个中秋和国庆“双节”buff,记者帮你避开“人从众”,带你走进本地人才会玩的“避世游”。这个多彩的季节,来济南享金秋就对了!
到田野去! 感受他乡的精彩和故乡的温暖
你知道的历城区,是华不注山婉约秀美,华阳宫矗立千年,环联夜市打开不一样的城市夜生活;你可能不知道的历城区,是田野也精彩——芦南村篝火晚会点亮夜空,呼啸谷岩壁飞索让肾上腺素飙升,唐王奶牛庄园的小奶牛们正歪着脑袋,等着小朋友们的到来。
随着港九路的提升开通,历城区打开了新玩法。港九路沿线的燕棚窝村,有一个400亩的废弃矿坑,如今随着片区开发生态修复,这个曾经的“伤疤”,已蝶变成探险乐园——顽酷星球·呼啸谷。在这里,可以坐在20米高空峭壁来一杯心跳咖啡,开着越野车在悬崖间漂移,骑着脚踏车横穿峡谷,还有攀岩、露营和市集等项目,运动或躺平,来这里释放压力再好不过。该园区预计国庆期间将正式开园。港九路沿线的网红村芦南村,如今随着道路提升更加火爆。据悉,随着“泉”在济南享金秋的开展,芦南村的农场将举办“回村里过家家”首届芦南村露营生活节。活动设置“露营+生活”游园式体验,在园区主要露营场地划分i人区、e人区、知“食”分子区、快乐小狗区4大区域,游客可以到农场采摘玉米、南瓜等丰收食材,生活节还将开展颂钵疗愈、户外瑜伽、户外花艺课、即兴草地音乐会、集体尊巴舞会等多种活动,满足不同性格、不同需求的游客体验。白天和“村味”NPC一起回村玩起来,落日时加入音乐派对,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共赏七彩烟花秀的浪漫。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他乡的精彩,也可以感受故乡的温暖。
历城“野”游的精彩不止于此。
坐落在历城区唐王街道的奥克斯奶牛科普庄园今年“五一”正式开园。庄园有世界顶尖的奶牛品种,持续为游客提供包含奶牛科普、乳品制作、非遗传承、喂食体验、趣味情景剧等各类项目,来自各地的游客可以观看有趣的节目、近距离观看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同时,庄园还开放户外露营区,提供踏青遛娃的好去处。自驾游客可以在区域草坪内露营和“BBQ”,真正感受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城郊科普观光牧场休闲氛围。
到果园去! 采摘时间的沉淀和阳光的甜蜜
宝峪村小米基地
当金秋的阳光和微风邂逅济南南部山区的净土和泉水,便有了彩色的风景和丰收的味道——金黄的小米压弯秸秆,鲜绿的猕猴桃沾着晨露,通红的山楂缀满枝头……时间沉淀了果香、阳光锁住了甜蜜,南部山区的果园,不仅勾勒出南山的秋日轮廓,更盛满了农户沉甸甸的喜悦。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柳埠街道宝峪村,层层叠叠的梯田里,饱满的小米穗子随风摇曳,阳光洒下,宛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鎏金绸缎。“这小米可是咱南山的‘金牌小米’!用山泉水灌溉,施的都是有机肥,熬出的粥能结出3层米油。”种植户王付友蹲在田埂上,手捧一把金灿灿的谷穗,满是笑意。每年秋分过后,南山的小米就进入了收获季,村民们挎着竹篮、握着镰刀,在田垄间忙碌的身影,与金黄的小米、湛蓝的天空构成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南邱村猕猴桃园
在群山环抱的高而南邱村,一串串饱满的猕猴桃挂满藤蔓,漾着沁人的鲜绿。每年8月中下旬,南邱村100多亩猕猴桃就迎来采摘季,“咱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果子又甜又沙,咬一口满是汁水,回头客越来越多,口碑也越传越响。”南邱村党支部书记江玉东自豪地说。
“红玛瑙,挂满枝,酸酸甜甜惹人爱。”进入秋季,南部山区的山楂树就成了山间最亮眼的存在。柳埠街道窝铺管区的川道村、三岔村有着悠久的山楂种植历史,漫山遍野的山楂树郁郁葱葱,红彤彤的山楂果缀满枝头,像一串串红灯笼,将山谷点缀得格外喜庆。近年来,在管区联合党委的引领下,川道、三岔、唐家沟三村整合资源,实现了从山楂种植到深加工再到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每到山楂成熟季,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亲手摘下的山楂还能现场加工成酸甜可口的山楂制品,把秋日的酸甜滋味带回家。
三岔村山楂园
除了田垄的金、枝头的绿、山间的红,南山的金秋还藏着满是惊喜的多样色彩:西营街道的“高光效”苹果从淡粉到通红,咬一口满是汁水和鲜甜;柳埠街道长峪村的板栗园内,带刺的外壳下藏着饱满的棕,剥开一个个“小刺猬”,嫩黄的果实软糯香甜;锦绣川的山农酥梨泛着洁净的白,咬一口水润清甜,是中秋家宴上最爽口的点缀。
这些散落在南山田间地头的色彩,每一种都带着泥土的气息,每一口都藏着秋日的鲜活。这个金秋“双节”,不必刻意寻找风景,只需走进南部山区,指尖触到的谷穗、摘下的果实、尝到的香甜,都是最生动的色彩记忆。
到古村去! 邂逅农耕的文明和烟火的人间
茶业口镇卧云铺村
近日,年代剧《生万物》的热播让鲁南乡村的烟火气再度“出圈”。在济南莱芜区,也隐藏着一批与剧中气质相仿的古村落——青瓦石墙间沉淀着时光的温润,炊烟袅袅中延续着农耕文明的脉络。这些村落或隐于群山、或悬于峭壁,石板路串起斑驳的老屋,古槐树下藏着百年的故事,不仅是山野间的“活化石”,更成为都市人寻觅心灵安宁的世外桃源。
位于茶业口镇的卧云铺村,因常年云雾缭绕得名,是中国传统村落、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村舍大多用当地“十八行子”石头垒砌,墙面上还留着岁月磨出的纹路。踏入村中,仿佛闯进山间的石头城堡,保留着最原始的厚重与亲切。从石头的史诗到流动的生活,古村落正以更鲜活的方式延续着文明脉络。该镇的逯家岭村绝对是莱芜古村里的“宝藏”,悬崖石头村的原始风貌看得清清楚楚,古村落的原始文化气息钻进鼻子里,历史的厚重感像从剧里走出来似的。位于村中央的逯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工艺精美、规制严谨,是附近村庄石房中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四合院。
在和庄镇的马杓湾村,这里山高林密、清风拂叶,传统石屋与风格民宿并存。既有保留着老味道的传统村舍,又有风格各异的民宿,不管是想寻剧中的古朴感,还是想住得舒服自在,都能在这儿找到合心意的体验。
位于高庄街道的赵家峪村,“三面环山,四峪环绕”,山水环绕间满是原生态的模样。这里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都丰富,乡村游、红色游、景区游能无缝衔接,有自然风光,也有文化底蕴。村中心一株中空古槐以石盘扛枝,如耄耋老人守望时光。石街、石桥、石磨低语着历史,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在此交融。
当传统遇见现代,另一种烟火气正在炊烟袅袅中升腾。
藏于古树林海间的独路村,既有齐长城天门关的雄浑,又有唐朝板栗园的千年风韵。如今,该村已发展成为集自然观光、度假休闲与地道美食于一体的宝藏目的地。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驴友和骑行爱好者踏上这片土地,品尝农家饭,沉浸于自然之美,为这片世外桃源注入了鲜活的烟火气。
和庄镇北部的青石关村,因是齐长城重要关隘得名。斑驳石屋与苍翠古树相映,阳光洒落时,仿佛能触摸到剧中那份温热绵长的乡愁。
从卧云铺的云雾到逯家岭的悬崖,莱芜的古村落以“原生态”的底气,吸引越来越多寻找“剧中生活”的都市人。这里没有精致的商业包装,只有石头缝里长出的故事、灶台上飘出的饭香,以及深植于山水间的淳朴基因。
到山里去! 褪去夏天的燥热拥抱秋天的微风
平阴翠屏山
当夏日的燥热渐消,秋天的风拂过平阴大地,翠屏山便褪去青绿衣裳,换上了一身色彩斑斓的盛装。这座东望泰山、西枕黄河的千年名山,在秋日里将“寺奇、石奇、树奇、水奇”的底蕴,揉进赤橙黄绿的调色盘,绘就出一幅动人的秋日画卷。
沿着山径上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树奇”变装。百年侧柏仍守着苍绿底色,却在枝尖晕开点点金黄;那株有“天下第一榆”之称的“榆贯千重”,千年枝干上挂着橙黄的榆叶,风一吹便似蝶翼翻飞;山间的黄栌、火炬树更不甘示弱,把叶片染成火红与橘红,从悬崖缝隙里探出头来,与翠绿的松柏交织出浓淡相宜的色块。阳光穿过枝叶,将斑驳的光影洒在青石板路上,踩上去仿佛踏着碎金前行。
行至半山腰,“水山叠翠”的石景添了秋的意趣。两方叠卧的巨石被秋阳镀上暖光,石间那株松柏愈发苍翠,与周边泛黄的草叶、火红的灌木相映成趣。不远处的“群龟拜寿”石群,在秋日云霞的映衬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红纱衣,原本形似群龟的岩石更添几分灵动,似要驮着满身秋色向山巅爬行。山间泉水依旧清澈,“一条岩缝一处泉”的景致里,泉水映着岸边斑斓的树影,连带着叮咚水声都有了秋的温柔。
山顶的宝峰寺与多佛塔,是这幅秋景图的点睛之笔。青瓦上落着细碎的金黄银杏叶,晨钟暮鼓间,秋风卷着落叶掠过寺檐,三教合一的古建与满山秋色相融,添了几分禅意与悠远。十三级多佛塔矗立山巅,塔身被秋阳染得温润,塔尖刺破澄澈的蓝天,与山间的红枫、黄栌构成一幅层次分明的画——蓝天为地、古塔为轴,色彩斑斓的林木为卷,尽显千年古迹与秋日自然的和谐之美。
若逢秋日雨后,山间云雾未散,斑斓的林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多佛塔的轮廓朦胧矗立,更似仙境。山脚下的玫瑰园虽没了春夏的繁花,却有秋阳晒过的玫瑰枝干泛着褐红,与山上的色彩遥相呼应,诉说着这座“平阴玫瑰发源地”的四季故事。
秋染翠屏山,染的是色彩,藏的是诗意。不必说文人墨客登高抒怀的雅兴,也不必说山间古建的千年底蕴,单是这满山的斑斓色彩,便足以让人沉醉。趁秋光正好,来翠屏山吧——看红叶漫山,听泉水叮咚,让千年名山的秋景,在眼底留下最绚烂的印记。(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李小梦 亓楠楠 王啸 冯经伟 通讯员:刘晓淙 王同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