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好好在爸爸的呵护下过泸定桥
一场秋雨过后,郑州“蝴蝶宝贝”高尚好“带伤出征”,和父母一起开启西藏之行——这场筹备多年的逐梦自驾游,是这个常年在家自学的罕见病女孩,对雪山、对布达拉宫、对藏地生灵的向往。日前,大河报・豫视频刊发她“带伤逐梦高原”的报道后,引发众多网友为这家人点赞、祝福,并牵挂着他们的行程:好好一家的西藏之行,走得顺吗?
好好在四川省天全县留影,旁边是她的宠物鸽嘟嘟
“目前一切都还算顺利,谢谢大家的关心!”好好妈妈的回复里满是感激。9月5日下午从郑州启程后,一家三口经西安、过成都,沿318国道向拉萨挺进,9月9日已抵达雅江。这段旅程中,好好不仅带伤挑战在泸定桥上走了一个来回,更在折多山垭口多次感受到陌生人的温暖和善意。
好好带伤在泸定桥上走一个来回,爸爸拿软垫子全程呵护9月8日,好好爸爸驾车行至四川省泸定县,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赫然出现在眼前。泸定桥长101.67米,宽2.67米,13根铁链系于两岸,左右各两根为扶手,9根为桥面,桥面上铺着整齐的木板,桥下是滔滔的大渡河水。
可以想象,当年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面对桥上的铁链和对岸桥头敌人的炮火,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铁索桥,让好好动了“自己走一趟”的念头。“我腿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一条腿能勉强伸直,泸定桥100多米,我之前带伤都能走500米,我觉得可以挑战一下。”她的笃定,让原本打算抱她过桥的爸爸依了她。
好好在泸定桥上走了一个来回
好好过桥时,爸爸始终伸着双臂护在一旁,右手还攥着一块厚厚的软垫子——这是为好好准备的“防护盾”。由于患有罕见病,好好的皮肤一碰就容易起水疱,软垫子既能让她借力平衡,又能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硬物。
泸定桥上人流穿梭,有人因恐高吓得脸色惨白,不恐高的好好丝毫没有怯场:为了不挡路,她特意学着“走独木桥”的样子,双脚踩在同一块木板上慢慢挪动,“这样能给更需要帮助的人让路”,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成了“强者”。
走到桥中央,这位勇敢的姑娘玩心大发,故意晃了晃脚下的木板,引得身后妈妈一声惊呼,她却得意地笑了,“出来一趟,总要留下点难忘的回忆。”
好好知道,当年中央红军几万人,全部是踩着老百姓自愿捐出的门板和床板,浩浩荡荡过了泸定桥,“现在的桥面比当年好多了,我必须自己走一走。”她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了过泸定桥的经历,感慨道:“在这很有历史感的吊桥上,我自己走完了来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这份历史的厚重。”
好好和妈妈在泸定桥留影
在折多山垭口感受陌生人的善意,险些摔倒时有人及时扶助如果说,泸定桥上的挑战让好好收获了勇气,9月9日在折多山垭口的经历,则让她满心都是温暖。折多山垭口是横断山脉大雪山支脉的重要地理节点,海拔4298米,在这里,好好欣赏了美丽风光,更多次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
暖心场景一:免费赠送的7寸照片
好好在折多山垭口拍照打卡时,注意到工作人员提示4寸照片免费,尺寸大些的照片收费。拍完照,好好坐着轮椅上在一旁休息,爸爸则等着取照片。不一会儿,她看见爸爸拿着一张7寸照片跑过来,开心地告诉她,这张7寸照片是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免费送给他们的,对方注意到好好的身体情况特殊,出远门不容易,免费送他们一张作为纪念。好好捧着照片,心里暖暖的。
暖心场景二:美女主动帮忙拾起她的帽子
一家人拍完照没多久,好好独自坐在轮椅上喝饮料、看天空的老鹰,不小心弄掉了头顶的帽子。当时,爸爸妈妈到旁边的车里取东西,她试了试,够不着帽子,就想着等爸妈回来再捡。这时,一位路过的小姐姐停了下来:“姑娘,这是你的帽子吗?”听好好说“是”,对方俯身帮忙捡起帽子递给了她。陌生人的热情相助,再一次让好好觉得特别温暖。
好好和妈妈进藏途中留影
暖心场景三:一次及时专业的扶助
最让好好觉得后怕又难忘的,是她在折多山服务中心一家超市门口经历的惊险一幕。当时,爸爸搀扶着好好上了几个台阶,来到超市门口的平地后,转身下去搬她的轮椅,这时,好好可能是出现高原缺氧反应,两腿一软,眼看就要摔倒……危急时刻,被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发现,对方及时冲了过来,一把扶住她。
“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怕——怕别人碰伤我的皮肤。”好好回忆,但很快她就放下心来,因为她发现对方扶助她的手法特别“专业”,并没有掐她的腰,而是张开手掌,稳稳地箍在她腰部,既给了支撑,又没用手指戳到脆弱的皮肤。
当时,不远处的爸爸看到有人来扶好好,急得扔掉轮椅就冲过来,听好好说“她扶得很专业”,这才松了口气。
“多亏了这位工作人员,要不然,我本来身上就有伤,万一再摔倒了,说不定整个行程都要受影响。”陌生人及时伸出援手,让好好和家人特别感激,连声道谢。
“蝴蝶宝贝”的西藏之行还在继续。沿途的美景、泸定桥上的自我挑战、折多山垭口的善意相助,旅途中的点点滴滴,让好好倍感温暖,也陪伴着她一步步靠近雪山与梦想。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温中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