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英山县牛背脊骨山阵阵清凉,一条蜿蜒的公路直达千米海拔的山顶,这就是刚建成的牛背脊骨山红色旅游路,这个暑期,前来参加红色研学的游客比去年增长一倍。
踏上这条红色旅游路,红二十五军牛背脊骨战役的枪林弹雨恍若眼前,长征集结地的烽火硝烟,至今仍闪烁着光芒。漫步山里,当年红军激战的弹痕仍清晰可见,如今游客可徒步长征步道,在海拔近千米的驿站里,通过数字屏观看《陶家河战役》全息影像。
这条路北起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南至红军之家,全长5公里。8米宽的路基、6.5米宽的路面,宛如一根坚韧的红线,将集结广场、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牛背脊战斗纪念碑等景点一一串联。沿线留存的古战壕、红军洞、炮台等战斗遗迹,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清晰可辨,每天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要让红色精神传承下去。”红军之家负责人胡顺说。他的家就在牛背脊骨山山脚下。从部队退伍后,他在外创业,回乡后修建一个无名烈士纪念碑,让烈士安家,并在家乡发展红色旅游。
产业因路而兴。舌尖上的红色记忆带火消费。英山县将红色元素融入康养美食,推出“红军药膳”——用茯苓、天麻等中药材炖制的“得胜汤”,搭配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旁种植的有机蔬菜。在陶家河乡“红嫂农家乐”,游客可亲手制作红军干粮,听店主讲述当年村民为红军送粮的故事。
陶家河乡是一片红色热土,红二十五军在此集结北上长征。以红为魂兴旅游,以绿为基强康养。英山县陶家河乡党委书记江成介绍,依托纵横交错的红色旅游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自开园以来,已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
如今,通过建设6.8公里红色旅游公路,串联起沿线红军集结广场、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关西第古民居、牛背脊花海、牛背脊战斗纪念碑等24处景观。长征公园餐厅推出的红军餐,让游客吃到地道的南瓜汤、红薯饭等,让游客留下“舌尖上的记忆”。
此外,当地充分利用高山原生态环境,发展红色康养产业,盘活陶家河乡红色康养小驿站,推出“红色旅游+生态康养”套餐。游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后,游客可体验茶园采摘、山地徒步、民俗赶集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