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湖中石桥美
杨建保
济南大明湖上的桥特别多,可谓桥桥相连,错落有致。有水就有桥,水域宽阔处是大气的石拱桥,水道狭窄处是精巧的小石桥,也有像走廊一样的石头平板桥。大明湖公园共有大小近60余座桥,错落分布在大明湖各处,而且都是石制的。这些石桥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若值风雨潇潇之时,观之烟云缥缈,若隐若现,更令人流连忘返,它们像颗颗珍珠般镶嵌在景区里, 成为魅力非凡的一道风景线。

柳岸桥地处大明湖北岸,从西南门入园后沿湖岸北行可达 。它以优雅的拱形设计,展现出小巧而精致的风貌。桥名“柳岸”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其四周的景致,同时又不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意韵味。烟波桥位于柳岸桥之北,是一座中型拱桥。桥东侧是辽阔的湖面,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
离开烟波桥,向北再向东行,会抵达小沧浪园,那里便是那副著名明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诞生之地。园内,一座平板石桥静静地横跨在小小荷塘之上,将池塘巧妙地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这座桥,便是小沧浪桥。过了小沧浪桥,向东便来到了铁公祠。铁公祠的东侧,矗立着两排壮观的四孔石板桥,这就是铁公祠双桥。它横跨大明湖北岸中部,桥下设有闸门,用以调节湖面水位。桥畔,垂柳依依,轻拂桥栏,仿佛双虹卧波,令人沉醉于“柳拂桥栏双虹卧”的诗意画面之中。

坐落于大明湖景区东门之南,屹立着一座优雅的七孔拱桥——北渚桥。其桥面平坦且宽阔,而湖岸的柳林则随风轻舞,绿枝低垂,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安逸的氛围。紧邻北渚桥之南,一座简约而不失雅致的平板石桥横跨水面,这就是竹港桥。其桥身低矮,两侧雕刻着精美的石栏,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鹊华桥,大明湖景区内最大的一座桥梁,位于风景如画的鹊华居北侧。这座桥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因能远眺济南北郊的鹊山和华山而得名。2007年大明湖扩建时,鹊华桥得以重修,展现出更加雄伟壮观的姿态。其桥栏采用镂空石雕工艺,柱头则雕刻着精美的云龙图案。桥体宽阔,美观大方。每当夜幕降临,五孔桥身映照在水面上,宛如四弯新月环绕着圆月,景色别具一格。而在细雨蒙蒙的日子里,从鹊华桥上远眺,鹊华二山若隐若现,宛如两片青烟缭绕,美不胜收。

七桥风月, 顾名思义,是由7座景观桥组合而成,它们是芙蓉桥、百花桥、秋柳桥、水西桥、鹊华桥、湖西桥、北池桥。这些桥有的拱身浑圆,有的规矩方正;有的精致讨巧,有的恢弘大气;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摩登现代;有的绿树掩映、身影婆娑,有的傲然屹立、姿态绰约,七桥恰似美丽的彩虹为景区添彩,令人流连忘返。

在大明湖,你看那秋柳桥、北池桥,高拱陡峭好似一弯月牙;而水居桥、湖居桥,好似一双情深意浓的姐妹,既精致又有风采;你再看那鹊华桥、水西桥、百花桥,任由一艘艘画舫穿梭往返,卷起千堆雪;还有那芙蓉桥、凝雪桥、梅溪桥,桥桥皆是风景,景景皆有韵味。特别是伫立在玉带桥桥上,远观,湖面点点舟舸,增添雅趣;近看,水面浪里绿荷,起舞随波;身旁,小岛游人往来,嘈杂私语,如浪吟哦。
济南大明湖的一座座石桥,均有独特的风韵。“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它们各有风格,各有特色,是历史最沉默的见证者。它不说话,却承载了无数故事;它不回头,却见证了无数次游人赞赏与欢乐。有人踏过它的脊背,带着欢乐和希望走向远方;也有人驻足其上,凝望着水中倒影,思索人生的来路与归途。这些秀美的桥似长虹卧波连着大明湖各处的古迹和景致,丰富和充盈着游客们怀古赏新的话题。石桥的魅力,带给我们是一种通透和明朗。回首望去,大明湖的石桥们愈发显得静谧深邃,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守望着大明湖和整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大明湖的石桥
大明湖公园风光妖娆,
湖面上点缀众多石桥,
一桥一面孔灿如花锦,
具有清晣的价值线条…
它们取名考究,
它们设计精妙:
有的恢宏大气;
有的精致小巧;
有的古朴雅致;
有的拱背弯腰;
有的傲然挺立;
有的绿树掩身影飘缈…
它的美来自宁静与写意,
它的韵来自内涵与低调,
一座桥就是一个生命体,
一座桥就是一幅风景照…
桥上刻着悠悠的岁月,
桥下吟唱潺潺的歌谣,
它感受着人间的烟火,
它触摸着过去和今朝,
远望它或站桥上远望,
都令人生出无限美好…
石桥的叙事
大明湖静卧成一片澄镜,
无数石桥是洒落的韵脚,
每道弧线都在波光中苏醒,
以清晰的修辞勾勒时光的刻度。
它们的姓名被风月浸染,
它们的形态被匠心雕琢——
或如长虹倾吐苍茫气象,
或似玉簪轻绾一泓碧水;
有些垂首聆听流水私语,
有些昂然托起烟云行迹;
还有的藏入绿荫的褶皱,
恍若半阙朦胧的宋词。
美,
生长于停泊的沉默,
韵,
沉淀在无言的凝视。
每座桥都是一个活着的寓言,
每道影都是一幅未干的水彩。
桥面镌刻流年的印记,
桥洞回荡永恒的夜曲。
它承接过客与烟火,
它连接昨日与晨光。
无论立于远处望桥,
或立桥头眺望尘寰,
皆成一首温厚的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