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翠间,溪水叮咚作响。沿242国道驶入天柱县高酿镇地良村,一进“栖溪・山谷村咖”所在的山谷,便能听见归鸟啼鸣,感受到凉风拂面,瞬间暑气就散了大半。
骤雨初歇,通往村咖的山谷小径上,野花缀着水珠轻轻摇曳,潺潺溪水声裹着咖啡香漫过来;游客们举着手机,拍眼前的风景,脚步都慢了半拍。
几间咖啡小木屋错落溪边,一小院内,游客倚在座椅上品咖啡,赏眼前的瀑布。水汽氤氲中,几位游客挽起裤脚,带孩子在浅水中嬉戏,笑声与水声交织。
“我是从抖音刷到这里的,一看就心动,立马约了几个朋友开车过来。”来自三穗的游客王睿楠端起一杯咖啡,轻轻抿了一口,望向远处层峦叠嶂的峰峦,忍不住感叹:“大山深处还藏着这样的好地方,幽雅清静。”
作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地良村平均海拔800多米,植被茂密,气候凉爽。近年来,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地良云海”观景点和“山谷村咖”,白天品咖啡、探瀑布、游溶洞,傍晚露营观日落,次日清晨迎云海日出,成功塑造“两天一晚”精品旅游线路。
这些曾经“沉睡”的山水、文化和气候资源,如今通过一杯咖啡、一条线路、一种体验,被重新激活,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村咖不只是喝咖啡的地方,更是一扇窗,让更多人走进高酿,了解北侗文化,感受山水的温度。”村咖负责人吴昊说。
吴昊告介绍,村咖融合了自然景观、侗族文化、东南亚风格与现代休闲方式。在这里,游客可以打卡东南亚风情草屋、徒步瀑布线路、参加亲子活动等。
“一到周末人就特别多,一天接待500人左右,还直接带动10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吴昊语气中带着自豪。
更值得一提的是,村咖也成为农特展销窗口,村民种的米,养的稻花鱼、土鸡,种的金秋梨等,都成了游客购买的“伴手礼”。
一位村里的老人感慨:“以前守着满村的绿水青山,日子却紧巴巴;没想到,现在这些好山好水好空气还能卖钱,还带火了我们的农产品。”
村咖火爆出圈后,高酿镇顺势而为,该镇镇长吴位昆表示,将依托村咖的人流优势,在其周边设置农特产品销售区,进一步延伸“生产-销售”产业链条,助力群众增收。
村咖的火爆并非个例,而是高酿镇全域旅游布局的一个缩影。高酿镇北侗文化浓郁,生态资源富集,但过去也因“藏在深闺”而长期未被广泛知晓。如今,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他们探索出了一条有效依托并发展的新路。
近年来,高酿镇紧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紧扣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探索“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之路,推动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风景变“钱景”。2024年,全镇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
“我们积极构建‘半小时经济圈’,以242国道为黄金主轴,有效串联地良瀑布群、九龙滩漂流、传统古村落等核心资源点;深度融合北侗文化体验与生态观光,科学划分生态体验、农事休闲和景观观光三大功能区,形成多元互补、全域联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吴位昆表示。
目前,发展效应已经凸显,去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营收达100余万元,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一杯“村咖”,调出的不仅是咖啡的香醇,更是高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独特滋味。
通讯员 王岩弟
编辑 程达
二审 田仁碧
三审 徐升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