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好几年前,听说葭沚的送大暑很热闹,很多老百姓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过来看。活动会一直持续好多天呢!
我早早就计划带奶奶过来看,网上查到送大暑那天是7月22日。
在7月20日,我就骑着电动车去找起点五圣庙,免得到了送大暑,这一天把奶奶带过来手忙脚乱,又找不到地方。
导航显示五圣庙距离葭沚还有六公里,虽然心里有些疑惑,还是想着过去看看。差不多穿过整个椒江市区,我才到纬五路的五圣庙。
到了目的地,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周围有什么庙,问了边上的店铺老板,老板给我指了马路对面的一个弄堂,说五圣庙就在弄堂里面。
我骑过去,果真看到祠堂一样的小庙,里面很多人,方桌摆了一院子,几样菜已经摆上去了,看起来村民中午在庙里吃饭,还有什么活动要举办。
我就上前询问,送大暑船是在这里出发的吗?一个大娘说,这里也会举办送大暑船,但是船就在庙里烧了,不会送到海里去。葭沚五圣庙的才会送到海里。
我看大娘那一桌已经坐了好几个人,就问他们能不能一起在这里吃饭。一个中年男人本来坐在长条凳的中央,往边上挪了挪,给我腾出一块凳子。
我就毫不客气地坐下,和他们一起吃起来。饭菜都很一般,但是管饱,可以不限量地免费吃。
吃完了,我骑车回家睡了一觉,又骑着电动车去找葭沚老街的五圣庙,不想跟着导航找葭沚的五圣庙,怎么都找不到,我绕着导航指引的地址起了一大圈,发现五圣庙被圈在建筑工地里面了。我准备骑进去看看,结果被门卫拦住了,他给我指了新五圣庙的地址。
我顺着门卫指的方向骑过去,骑了不到五百米,听到锣鼓喧天,又听到咿咿呀呀的唱腔,骑得越来越近,原来是在唱戏。听戏的老百姓跟我说,为了庆祝送大暑,这搭起棚子,已经连着唱戏五天了,一共要唱7天呢!
戏棚子提供免费的凉开水,第一天免费的饭吃,还送点心。
我刚过去,戏就散场了。
我重又走到戏棚对面的五圣庙,入口有个小黑板,上面用 粉色粉笔写着:农历6月28日,下午1点送大暑船准时出发,参加活动的人员在中午12点前到庙里。
庙里的工作人员跟我说,在6月27日晚上,会有很多人来庙里念福寿纸,这是护寿。
我在庙里找了一大圈,走来走去,想看看大暑船的真容,但是没有找到。我问庙里一个中年女人:怎么没有看到大暑船。
她跟我说,大暑船从今年过完年就开始造了,前些日子刚刚造好,现在已经打扮一新,她领我去另一个院子看大暑船。
长8米,高5米的大暑船,船帆已经远远地超过围墙,半截帆越过围墙,里面装满了当地老百姓送过来的,纸扎的金银财宝。
大暑船是木头造的,上面还细细地绘制了花鸟鱼虫,三英战吕布,哪吒闹海……等等故事。蓝色的底,深绿和白色装饰……看上去喜庆又气派。
船舱里面设有神龛香案,已备供奉神灵,木船船舱内还要放入各种猪、羊、鸡、鸭、鱼、虾以及米、酒等食品,还有水缸、缸灶、床、被、桌椅以及真生活用品,还有刀枪剑戟等自卫的用品,其中的米,多是一升一小袋,是千家万户所施的,船中的物品都是纸扎的,只有小袋的米是实物。
只是在送大暑这天,这么漂亮气派的船就要推到海里被烧了,是很可惜。不过他们都说不可惜,造它就是为了烧的,烧了大暑船,人们的心愿和祈福也就归到了实处。
五圣庙的墙壁上,关于送大暑船的来历,也是有趣的故事:
在清朝同治年间,葭沚一带经常有瘟疫流行,尤其是大暑节气前后最严重。人们都认为是五圣导致的,五圣是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等五位,都是凶神。
于是,人们在葭沚的江边建起了五圣庙,乡人有病都向五圣庙祈祷,许下心愿,祈求驱病消灾,事后以猪羊供奉还愿。活动分为接佛、请酒、送暑三部分。
为了送大暑船,在大暑的前一天,还要完成一个仪式程序,俗称迎圣大暑送大暑船实质上要将五圣送出海,因为这是一件隆重的事儿,所以还要让当地的几位神出面欢送。于是需要事先把几位地方神请到五圣庙,参与这个活动,就有了迎圣的仪式。
大暑的前一天,浩浩荡荡的迎圣队伍从五圣庙出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先后去当地的本保庙,乡主庙,杨府庙,迎请这三个庙所供奉的地方神,本保爷、乡主爷、杨府爷。他们都有泥塑的神像,不能轻易搬动。所以又用一种精心雕刻的牌位来表示神祇。人们从庙中恭恭敬敬地把这个神的牌位迎出来,用一乘小轿把牌位放入然后抬回五圣庙,这就是迎圣。
在大暑这一天,参加这次庙会活动的全体人员,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经过葭沚的主要街道,逶迤过来,一路巡行,最后抵达江边。大暑船出海时,江边鞭炮齐鸣,欢声雷动。许多人口中连连念着“送暑平安”,原先停泊在江边码头的渔轮,则一起启动,护送大暑船出海。
每年大暑这一天,葭沚人山人海,万人空巷,锣鼓喧天,锣鼓齐鸣,老老少少计提参加盛会,祈求平安,直到把大暑恭送出海。
这样的习俗,是当地的渔民希望为自己海上在风浪中讨生活,祈求吉祥、平安,他们每个人嘴里都念叨着送暑平安。
关于五圣庙,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五圣本是南宋时期的五个举人,从四川一起进京赶考,因为长相丑陋,屡试屡败。五人就在临安街头攻击主考官以发泄心中愤恨。皇帝得。知这件事后,命人捉拿五人并且斩首,将头颅埋葬,尸身投入江中。五具尸体随着湖水飘到长江沿岸。
每到一个地方,冤魂都托梦希望有人埋葬他们,可是沿岸的的人都认为尸体不吉祥,谁也不肯收。尸体一直飘到台州湾口,台州湾的渔民一向有在海上救人打捞尸体的传统,认为海上的尸体好比是元宝,捞尸体是捉元宝,也是做好事,于是就把尸体打捞上面,并且埋了。
后来,台州的地方长官做了个梦,梦见这五个举人对他说,他们会保护地方平安。梦醒后,长官便遣人给他们造了一个庙,就是现在的五圣庙。
不管怎么样,五圣庙和送大暑船,寄托了当地渔民朴素的愿望,希望在海里讨生活的他们,能够顺利出海,捕捉到鱼,能躲过风浪,顺利回家,养活一家老小。
找到了送大暑船的起点——五圣庙,到了7月22日正式送大暑这一天,带奶奶过来看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