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离开明故宫,坐上地铁,准备趁天黑前,到莫愁湖转转。上次到南京时,通往莫愁湖的地铁还没有修通,如今一出地铁站,就看到了公园的大门。
走进公园,逆时针沿环湖路行走,目标自然是莫愁女故居。莫愁女传说是战国时楚国的歌舞家,曾完成《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楚辞和民间乐诗的入歌传唱,后投湖自尽。关于其籍贯,有南京、钟祥和洛阳等不同的说法,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大都难以考证。
而我知道莫愁湖,则是因为朱明瑛老师在1984年春晚上演唱的那首《莫愁啊莫愁》。其实,不管莫愁女是哪里人,她已经成了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景区大门上镶嵌的“到此莫愁”匾额,读来颇有深意。
莫愁湖呈心形,湖水湛蓝,湖岸杨柳依依,微风吹过,在水面留下阵阵涟漪。湖岸右转,来到凤来亭。凤来亭位于竹园西坡的最高处,掩映在一片竹林之中。闲坐于此,既可听雨赏荷,又可听竹林风声。
前行不远,看到一座粤军阵亡将士墓。1912年元月,孙中山派以姚雨平为总司令的粤军北伐,攻占徐州。同年3月,为纪念阵亡的粤军将士,姚雨平将烈士遗骸运回南京,安葬在莫愁湖畔,墓前有中山先生亲书的“建国成仁”石碑。
过了邹鲁碑亭和待渡亭,就到了莫愁水院,这里就是传说中莫愁女的故居所在。透过花墙的缝隙,可看到莫愁女的白色塑像,但进入其中的大门却是关闭的。转到莫愁水院正面的华严庵,同样大门紧闭,可能是周一,也可能是过了下午5点,总之,今天是进不去了。
情绪忽然变得有些低落,看来“到此莫愁”只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美好愿景,让人发愁的事无处不在,要想莫愁,只能调整好心态。
莫愁女故居始建于明中叶,包含莫愁水院、郁金堂和苏合厢。故居的主体郁金堂得名于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其中有“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和“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之句。
院内的莫愁女像立于1979年,由汉白玉制作,已成为南京莫愁湖的标志性景观。
依然不死心,围着故居转了一圈,最后只得放弃。莫愁水院外是莫愁湖的南门,门口立有牌坊,应该是公园的正门,以前过来时都是从这里进入。由此坐车返回酒店,此次南京之行,也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