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道龙头山(外十首)
作 者:肖青林

【题记】行游汉中,倏忽三日。是日天朗气清,遂赴龙头山。此山雄跨川陕,脉接秦巴,主峰摩天,崖如斧削,云雾缭绕时若巨龙腾跃,故名。
乘缆车凌虚,历电梯穿岩,至山腰览胜,复循云栈3.5公里,踏空而行。时雨时晴,凉意沁心,四周风光尽收眼底。噫!其为天然宝库,汇南北草木;亦地质奇观,藏溶洞天坑,留张鲁旧迹。登沐风、掬翠、隐龙诸台,听松涛漱石,观云海翻涌,感岁月浮沉。俯仰间,悟天地之大、世事之幻,遂援笔成《悟道龙头山》组章,记山川之胜,抒襟怀之阔,以志此行。
悟道龙头山
秦巴分野接苍溟,
龙首摩天势未平。
雾锁峰峦疑幻化,
云开石骨见峥嵘。
溶洞深藏千世秘,
天坑暗涌几劫声。
张鲁遗踪何处觅,
残碑犹记汉家营。
草木兼容南北气,
风霜阅尽古今情。
登高一望心同豁,
悟得浮沉是此生。
注: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人,张良十世孙、张陵之孙。汉末割据汉中近三十年,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师,后降曹,封阆中侯,推动道教传播。

云栈驰怀
一痕云栈似蜇龙,
凌虚踏影傲苍穹。
悬崖百丈遗陈迹,
曲栏千回绕秀峰。
倚槛渐消尘俗念,
骋眸始悟化机融。
阅尽沧桑多少事,
天风送我入鸿蒙。

登沐风台
危台独上揽苍穹,
松涛过耳送清风。
身若轻舟尘虑远,
心如净镜俗襟融。
汤盆古训音犹绕,
翠岭新姿目正逢。
洗却烦愁天地阔,
明朝奋步又朝东 。

登掬翠台
仙掌承青接远岑,
天光一捧净尘襟。
屏开翡翠藏云影,
月洒清辉印客心。
万象共生皆有契,
寸怀能纳便无寻。
人间真趣原如草,
不向春风借浅深。

登龙柏台
百年铁骨屈还伸,
虬干盘空若有鳞。
雾锁峰腰迷旧梦,
光穿云缕见真身。
青山浴水凝寒玉,
古柏迎人自具神。
莫道枝纤无伟力,
风霜炼就栋梁魂。

登聚云台
风驱雾霭见平川,
云敛苍峰接远天。
平野千畴浮眼底,
流岚百态入吟笺。
烟霞织梦迷秦栈,
林壑含情忆蜀川。
古今多少兴亡事,
都付青山一醉间。

登听涛台
独立危台向浩溟,
潮韵高低耳畔鸣。
风抚幽林传古调,
云移峻岭诉离情。
静中岁月融清响,
动处乾坤入壮声。
阅遍兴亡涛未改,
唯留真性对阴晴。

登凌云台
双台遥对入青冥,
翠树含烟掩画屏。
云气常随仙袂举,
山光自共客心宁。
拾阶恰似游瑶境,
极目真疑访玉庭。
千古功名风里絮,
不如长伴岭头星。

登画雨台
落英纷洒案成图,
密雨敲窗若咏符。
花绽还愁春去早,
雨飘似叹岁消速。
残芳影里韶华度,
逝水烟中旧梦无。
又见峰头山色改,
方知至乐在康娱。

登凤祥台
云蒸雾绕幻无穷,
时见龙凤戏碧空。
春赏鹃红秋揽雾,
夏迎凉籁冬咏淞。
心头若遣尘烦去,
眼底皆成岁月丰。
千古浮名如过影,
安然便是好时空。

登隐龙台
云栈穷时豁目开,
盘途宛转若龙徊。
岚中隐现金鳞动,
霭里疑藏瑞首隈。
世路崎岖皆砥砺,
潜身晦迹蕴雄才。
遥思往圣多韬晦,
应待风云展俊怀 。
作者简介:肖青林,陕西周至人。退休军医,文学爱好者,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发表或岀版歌词、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类文学作品及医学著作上百万字。在西安先后举办个人作品研讨会与分享会多次。主要作品:大型组歌《漫道西风》《赤子颂》(长诗)、《品味平凡》(歌词集)、《最美的风景》(歌曲辑)、《春游大湾区》(散文)、《天路之花》(长篇小说)、《医学与艺术》《皮肤科临床精要》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