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京都市左京区下鸭泉川町,鸭川和高野川交汇处三角洲上,坐落着贺茂御祖神社,俗称“下鸭神社”。1994年12月15日,作为古都京都文化财的一部分,贺茂御祖神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7日下午,我穿过京都御苑向东北,踏着石墩,越过鸭川。最后,登上三角洲,进入鸭川公园,便到达贺茂御祖神社境内。这里始建于公元8世纪,原本是当地豪族贺茂氏的氏族神社。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这里成为京城的守护神社。
从南向北,经过御荫通,眼前就是长达400多米的表参道,两侧是潺潺流淌的泉川和濑见小川,周围是茂密的“糺之森”原始森林。在表参道的西侧,依次分布着河合神社、河崎社、二十二所社、齐王神灵社等。在最北端,穿过鸟居,进入楼门,便是贺茂御祖神社的核心区域。
1.河合神社
顺着表参道向北约50米,跨过西侧的红叶桥,便来到河合神社前。这里供奉着日本神话中的传奇女性玉依姬命,她是海神绵津见的女儿和神武天皇的母亲,掌管着女性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外貌的美丽到内在的健康。
2.祭祀遗迹
在表参道的中部东侧,有一个名叫“切芝”的地方。2001年以来,在这片树林之中,发现多处古代祭祀留下的遗迹,下层铺垫着石头,上方覆盖着黄土,推测为“祭坛”。这里紧邻水边,应该是举行跟水有关的活动。
3.鸟居和楼门
在表参道的尽头,矗立着高大的红色鸟居,象征着通往神界的入口处,被称为“南口鸟居”。在鸟居北边约50米处,坐落着雄伟的红色楼门,乃贺茂御祖神社核心区域的正门。
这里的建筑大部分修建于1628年,每隔二十一年要做一次“式年迁宫”,每一次迁宫,都建造新殿。但是,成为世界遗产后,只进行大规模修理。
4.舞殿和桥殿
走进楼门,迎面是舞殿,西侧是神服殿、御所、参集殿、比良神社,东侧是临水而建的轮桥、桥殿和细殿。每当天皇来访时,这里都会举办歌会和茶会。
平安时代,中秋节时,贵族们云集于此,参与风雅的赏月夜宴,在庄严的神社前翩翩起舞。据说,在旁边的御手洗池里,洗过手脚就能免去灾难和祛除病痛。因此,这里的水被尊为“水神”。
5.中门以内
绕过舞殿,走进中门,置身于一座封闭的狭小院落,乃贺茂御祖神社参观游览的终点。在院落之中,安放着七座小神社,分别供奉着十二生肖,被称为“言社”。作为十二生肖之首,鼠单独享有一座神社,其他生肖两个公用一座。
在院落北侧是一座横殿,游人只能在此驻足祈福,无法进入内部继续参观。我站在门外,向里面望去,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幅画,描绘了一条蛇缠绕着弓箭。
在大门内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茅葺屋构造的殿宇,便是重建于1863年的东本殿和西本殿,分别供奉着生育守护神玉依媛命和灾难守护神贺茂建角身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