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盛行,出片就像流感,诱发成千上万人到同一地点、以同一姿势、同一角度拍摄。从上海南汇“天空之镜”海滩,到逼停国道315上的重型货车、冲进高速公路隧道奔跑,再到斯里兰卡“挂火车”……所有一切只为一张“美美的照片”。人生出片,以命相博,真的值吗?
今年3月,一名中国游客在“挂火车”拍照过程中,头部撞到铁路隧道;在她送医抢救之前,另一名俄罗斯游客死于同一个构图中。
斯里兰卡铁路。
出门旅行,景区拍照,留下美好,理所应当,但千方百计“爬”到危险的“野生景点”打卡,着实令人费解。据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2024年,我国境内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这些事故背后,往往有着盲目追求“出片”的心理驱动。
故事变事故,拍片者为危险出片付出了代价,同时,也占用了社会公共资源。每到节假日,救援队的工作量就会增加。因为热爱出片的人常常出现在危险的地方:高速穿越树林时撞上大树,在悬崖边拍照时滑倒,在大海边找拍摄角度被海浪卷走……对于那些有条件开发的地方,不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人命关天,该堵就堵,该疏就疏。
对于那些风险系数极高的“野生打卡点”,笔者建议,各位实在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毕竟,社交媒体上再多一键三连,也不值得赌上性命。诚然,那些在隧道、海滩、悬崖边拍摄的照片,或许能换来一时的点赞,但人生一世的精彩更应体现在生命的充实与安全。
网络平台方应切实履行责任,强化内容审核机制,对于可能引发危险行为的内容不仅要进行标注,还要对诱导违法行为的内容及时限流、屏蔽,减少跟风效仿的情况出现。执法部门须对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真正的“人生出片”,不是靠定位打卡来定义,而是以内心坐标来书写。若没有丰盈的内心,即便打卡全世界,也不过是在重复他人的模板。活出自己的原创,远胜于当完美的复制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