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眼”9月26日开放营业。
当13.1万平方米的文化空间在深圳舒展轮廓,当“全球最大实体书城”的标签与“文化超级乐园”的定位交相辉映,9月26日“湾区之眼”的正式启幕,注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座由深圳出版集团匠心打造的地标,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文化载体,更是一座串联历史与未来、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精神灯塔,为湾区文化繁荣注入全新动能。
“湾区之眼”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文化场所的边界桎梏,构建起“五维融合”的文化新生态。“文化+公园”让书香浸润绿意,“文化+艺术”让审美融入日常,“文化+创意”让灵感落地生根,“文化+旅游”让体验跨越地域,“文化+科技”让传统拥抱未来。这种多元业态的深度耦合,既回应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需求,更探索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不再是单一的阅读或展览,而是以文化为核心,联动科技、旅游、创意等产业的“生态级”文化消费场景。
开业首秀的三场重磅活动,更让“湾区之眼”的文化分量一目了然。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壁上丹青·盛世风华”大展,以原壁原大的唐代壁画与VR技术,让千年前的大唐气象在当代“复活”,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对话;《三体游戏·文明碎片》的华南首发,借由沉浸式VR体验,将科幻IP的魅力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场景,为年轻群体打开了亲近文学的新窗口;阅文书园打造的IP沉浸式社交空间,则突破传统书店的功能局限,让文化消费成为兼具社交属性与情感价值的生活方式。
这三场首展的背后,是“湾区之眼”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它既没有让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褪色,也没有让现代文化陷入浮躁的流量陷阱,而是以“守正创新”的智慧,为不同类型、不同受众的文化内容找到合适的表达载体。这种探索,不仅让“湾区之眼”成为深圳文化建设的新标杆,更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在“一国两制”的独特背景下,如何以文化为纽带,凝聚湾区共识、彰显湾区特色,“湾区之眼”给出了生动答案。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始终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文化建设,从“图书馆之城”的构建到“设计之都”的加冕,再到如今“湾区之眼”的启幕,这座城市始终在探索文化发展的新可能。“湾区之眼”的诞生,既是深圳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的见证,更是湾区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它如同一只望向未来的“眼睛”,既回望历史的文化根脉,也眺望湾区的文化未来;既服务于深圳市民的精神需求,也将成为展示湾区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吸引全球目光聚焦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
未来,当“湾区之眼”的灯光照亮深圳夜空,它所点亮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更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星空。期待它能持续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在湾区文化发展的画卷上写下更多精彩篇章,为建设人文湾区、打造世界级文化城市群贡献更大力量。(杜才云)
编辑:严哲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