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
公布了2025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等一系列重磅名单
其中,崇州成功入围
县域旅游发展竞争力县市的“全国百强榜”
位列第84位
这也是我市第二次(第一次为2022年)
跻身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作为距离成都市中心最近的县市新城,崇州市拥有龙门山林、天府古镇、川西林盘、罨画园林、烟火街区、桤木河湿地等特色文旅资源,并持续丰富消费业态、拓展体验空间、营造全域氛围、推出沉浸玩法、打造精品点位,培育出乡村游、疗愈游、研学游等优质旅游IP,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商旅融合的古镇康养旅游度假区是崇州县域旅游传统的目的地。借力青城山脉的“人气”,崇州围绕街子、元通、怀远三大古镇构建“古镇旅游圈”,打造街子古镇“音乐+康养”、元通古镇“民俗+街巷”、怀远古镇“藤编+三绝”的特色品牌,更系统推出“六养十二境”覆盖医养、颐养、动养、食养、艺养、心养等六大领域的康养资源,构建起“自然+人文+科技”深度融合的沉浸式疗愈场景。
农旅融合的“川西林盘”是崇州县域旅游热门的打卡地。道明镇竹艺村、白头镇五星村、观胜镇严家弯湾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通过打造精品化的民宿、餐饮、茶歇等消费场景,越来越时尚、潮流的旅游产业,正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而随之出现的音乐咖吧、湖边火锅、竹林餐厅、乐享民宿、米酒清吧等新颖、文艺的打卡主题,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天府乡游”的乐趣;文井江枇杷茶采摘体验、川芎药田研学、稻鱼共作亲子活动等项目,则成为“流量变留量”的县域旅游产业“新密码”。
体旅融合的“赛事+”组合是崇州县域旅游新兴增长极。依托无根山、鸡冠山、文井江等自然资源,崇州打造绿道百公里挑战赛、街子古镇越野赛、赏花季半程马拉松等IP赛事。尤其是今年的崇州半程马拉松赛事,吸引4500名跑者参与,接待游客33.34万人次,全域民宿入住率超95%。
在崇州县域旅游的“经济账”里,“活”在当下的非遗是特色,怀远藤编、道明竹编,不再是橱窗里的展示,而是可体验、可购买、可学习的“旅游好礼”,在竹艺村亲手编一只竹蝉,在怀远古镇尝一口现做的“怀远三绝”,在木玩村看匠人现场雕刻,让旅游更有内涵。
“美”得不同的古镇是亮点,拒绝“千镇一面”。结合天府农耕、古蜀文明、休闲文化打造主题线路,崇州让自己的每个古镇都有独家记忆点。街子古镇的光严禅院禅意+川西古镇街巷烟火,元通古镇的三江汇流码头+老字号美食风味,怀远古镇的藤编工坊体验+乡村休闲体验,让旅游更有魅力。此外,持续兴起和丰富的露营、徒步、观鸟、溯溪、划桨等新玩法,正在让崇州的县域旅游赛道持续扩宽、特色旅游产品持续扩容、精品旅游路线持续扩展。
2024年,崇州全年旅游接待人次为1577.07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70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随着长河落日园、罨画池红楼梦妆造等项目火爆出圈,“游崇州”网络点击量突破2亿次,崇州县域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与客源市场显著拓展,半年就已接待游客1611.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5.43亿元。
崇州,正在“新玩法”中探寻发展的新道路,着力做强做优县域旅游产业、提高优势品类的竞争力。而“游崇州”,将是这座4300余年文明史、2300余年建城史的县城,以文化聚力、产业筑基、全域聚势的“加速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