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文/图
9月11日,记者从泉州鲤城区有关部门获悉,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建设,王宫华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已接近完工。作为泉州全市首个将华侨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标杆项目,即将以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特色的崭新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当天下午,记者实地探访了该街区的建设进展。
遵循“原貌修复”,保留闽南地域建筑风格
泉州南郊的王宫社区是一处临江而立的知名侨乡,其建筑风貌独具特色,既有工艺精湛的闽南传统红砖古厝,又遍布中西合璧的番客楼与西式洋楼。
此次街区改造项目占地面积约117.11亩,项目总投资额达5亿元。其中包括建筑整体改造工程,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修复、街巷系统的优化改造、片区景观品质提升以及沿街建筑外立面和屋面的整治,同时增建具有传统风格的戏台和塔楼等仿古构筑物。此外,还有华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
记者获悉,街区改造时严格遵循“原貌修复”理念,外立面选用传统红砖与仿古石材进行修缮,同时在屋顶设计中巧妙融入南洋建筑特色,完整保留了浓郁的闽南地域建筑风格。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长约2.7公里的巷道整治工程已全面竣工并完成验收,同时新建的3座开闭所已正式移交供电单位投入运行,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工作正处于最终冲刺阶段。
在景观改造工程中,多个重要节点已相继完成建设。其中,王宫街牌坊门和古榕公园两个标志性景观节点已正式竣工;同时,浯兴路南侧沿线、侨批广场周边区域以及李氏祖厝广场等重点地段的路面铺装工作也已全面完成。
而巷道两旁新安装的具有传统风格特色的太阳能景观路灯,在展现古典美学的同时融入了环保节能的现代设计理念。
既有传统戏台,也有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还见到,有多栋建筑正在建设中,还未落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西宅路塔楼,虽尚未完全竣工,但七层高的主体结构已初具规模,巍峨的塔身在远处格外醒目。塔楼主体结构施工已告完成,目前正进行外墙砌筑和内外装饰作业。该塔楼设计兼具精巧结构与典雅造型,特别融入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符号,建成后必将成为片区标志性建筑,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在不远处,记者见到,金墩广场的传统戏台已完成主体结构及装饰屋面施工,整体采用闽南特色红砖燕尾脊设计。前广场采用红砖与仿古条石铺地,与周边建筑风格和谐统一。该戏台将延续文化传承功能,定期举办戏曲表演、文化讲座及社区活动,成为展现民间艺术、增进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华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基地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占地面积约25.7亩。该项目以足球运动为核心特色,整合华侨体育产业资源,规划建设包括华裔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守仁体育馆及南洋文化中心等设施,旨在全面提升该区域的文化品质与产业业态。
“王宫华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不仅是对侨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将为江南新区增添一处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社区活动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该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在建设的塔楼和效果图
编辑:周德庆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