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洞庭湖畔,星光与灯光交织,音乐与心跳共鸣。
8月29日晚,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内,“2025湖畔音乐节·七夕演唱会”落幕。绚丽烟花在夜空绽放,数万名观众举着手机定格瞬间——这场持续数月的音乐盛宴,不仅是市民游客的狂欢,更是岳阳四年来“音旅融合”的新爆点。
2022年以来,岳阳文旅通过洞庭渔火季原创音乐会、高校乐队争霸赛、湖畔音乐节等品牌活动,以“音乐+”模式构建音符与江湖共振、青春与文旅共生的城市文化符号,推动音乐与城市深度融合,持续解锁文旅“流量”转“留量”密码。
“2025湖畔音乐节·七夕演唱会”现场图。
从一盏渔火到唱响江湖:
用“音旅融合”“酿”出文旅新IP
回溯至2022年8月,洞庭渔火季点亮第一盏渔火时,谁也没想到,这粒“音旅融合”的种子会迅速长成现象级品牌。
首届活动三个月打造15大主题专场,吸引超350万游客,直接带动消费破100亿元。
矗立在洞庭湖畔的洞庭渔火季主舞台,成为不熄渔火的标志。怎么用好这个平台?如何创新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在岳阳市城投集团公司集体决策下,岳阳文旅公司选择了“音乐”这个元素。
2023年高考结束当天,持续50多天的洞庭渔火季“我们毕业啦”主题系列活动启幕,6月9日抖音相关词条阅读量超亿次,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来到洞庭湖畔,享受一场盛大的毕业狂欢。
岳阳文旅接下了这波“泼天流量”,先后开展了岳阳烧烤音乐节、湖南高校乐队争霸赛、最快背诵《岳阳楼记》等活动,送出1000万元消费券,让那个“夏之夜”精彩纷呈。
而湖畔音乐节的加入,让这张文旅名片更具活力。
2024年“湖南·岳阳洞庭渔火季湖畔音乐节”通过专场音乐会、周末音乐节和“寻声计”舞台秀等多种方式,融合民谣、摇滚、国潮等多种音乐风格,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
2025年,湖畔音乐节响亮喊出“听民谣,来岳阳”,以“国际化、民族、民谣”为核心,三个月连办22场演出、数十场配套活动,多元音乐在洞庭湖畔交融。
这里不再是单一的演出场地,成了文化交流的舞台。一个唱响“江湖”的全新文旅IP呼之欲出。
“一站式体验”带动综合消费:
让多元音乐成为文旅“引流主力”
音乐节带来的,不只是音乐。
夕阳、洞庭、名楼、飞鸟、古塔、美食、月光、焰火……渔火季与江湖旅游的碰撞,让岳阳文旅呈现更多可能。
“既能听喜欢的歌,又能吃岳阳烧烤、小龙虾,太惬意了!”武汉游客李女士的话,代表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心声。
主办方巧妙融合美食、文化、旅游元素,诠释“与青山绿水同呼吸,音乐美食齐分享”的理念。现场特设的“洞庭南路之夜”历史文化体验区,通过古装NPC互动、传统手作展示与特色文创赠送,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岳阳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
让音乐节变成“一站式体验”,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音乐节的单一观感,构建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真正实现了“文旅体”融合发展。
从2022年渔火季初绽光芒,到2025年音乐节成为“引流主力”,二者相互成就,共同构建起“登岳阳楼、览洞庭水、听江湖歌”的文旅新体验。
这种“以节兴城、以文促产”的模式,不仅擦亮了岳阳的文旅名片,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每个周末我都会来打卡,不仅因为音乐,不仅因为烟花,更因为这里独特的氛围和感动。”90后市民周先生的感慨,是每晚数以万计市民游客的一致感受。
因为一位歌手、一个音乐节、一场演唱会而奔赴一个景点、游玩一座城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新选择。音乐节强烈的感召力,引领着大家去参与、去体验、去消费。
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沉浸式互动体验,成功吸引大量年轻及外地游客驻足流连,使音乐节成为岳阳文旅吸引跨地域年轻客群、点亮夜间经济与假日消费的关键引擎。
文旅融合的最终落脚点是民生发展。
今年湖畔音乐节首日便吸引2.2万余名观众。大家边欣赏音乐,边品尝久负盛名的岳阳烧烤、小龙虾等美食,惬意非常。这种体验式消费模式,显著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并激发了多频次消费。
音乐节期间,洞庭南路周边的见景度假酒店和南湖观湖酒店生意火爆。“很多游客都是在洞庭南路吃晚饭再去听音乐会。”当地商户表示。
数据最具说服力。洞庭渔火季开展四年来,已累计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带动综合消费规模持续攀升。音乐节已成为拉动岳阳文旅消费和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在音律里触摸千年文脉:
用“流量引擎”赋能城市文旅品牌
音乐节的吸引力,从不只在音乐本身。
这背后,是主办方对游客需求的精准把握——如今的文旅消费,早已不是“看一眼就走”,而是要“有体验、有回忆、有分享”。
“音旅融合”的模式,正是音乐节拉动消费的关键。
年轻人带着父母来感受氛围,外地游客为一场演出专程打卡,消费从餐饮、住宿延伸到文创、交通,形成了完整的消费链条。
“本来是冲着林晓峰来的,没想到还了解了岳阳的老故事,收获太大了。”00后游客小张说。
这种“音乐+文化”的组合,让音乐节不再是短暂的狂欢,而是能留下深刻记忆的文化体验。社交平台上,湖畔音乐节更是“自带流量”。
“你在舞台我在人海,青春就站在了我的面前”“这是最美的湖畔舞台”——游客们的随手拍、走心文案,成了最好的宣传。
一条烟花与音乐同框的视频,在抖音收获百万点赞;小红书上,“岳阳湖畔音乐节打卡攻略”笔记超过千篇。
“音乐节不仅是年轻人的狂欢,更是城市经济的‘强心剂’。”岳阳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音乐+文旅”的深度融合,湖畔音乐节已成为撬动消费升级、展示城市活力的核心引擎,激发了广大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需求,有效拉动了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音乐节也成为展示岳阳文旅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从一场音乐节到一座城的文旅升级,从一盏渔火到一条产业链的延伸,岳阳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这里不乏快意江湖的浪漫情怀,更充满了惠及民生发展的真金白银。
四年歌声不息,四年客流如织。湖畔音乐节以音律为线,以渔火为针,编织出一幅文旅融合的锦绣画卷,持续为岳阳这座千年古城注入动人的故事与崭新的能量,“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城市之“音”由此传得更高、更广、更响。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金河 陈智慧 实习生 王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