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车驶出贵州境内,刚刚踏入四川地界,在服务区停靠下来。车门打开,一股灼热的气浪便扑面而来,直冲肺腑,似乎将我们猛地推进了蒸笼之中。他抹一把额上汗水,笑着说:“真舍不得离开贵州的那份清凉!”儿子则接过话头:“等到明年咱们继续到贵州来避暑。”我笑着点头,轻声道:“外面若太热,便安心呆在家里,开着空调,看看电视,吃着西瓜,也是不错。”话音未落,三人相视而笑,但心底终究浮起一片对贵州山间清冽空气的依依不舍。儿子要回去上班了,我们只得告别了那方清凉的避暑胜地,回归尘嚣。
回到成都后,清晨的微光尚还包裹着些许凉意,我便习惯早早下楼,汇入小区晨光微熹的风景里。这方天地,早就苏醒多时了。许多老者已经聚在一起,有几位在舒展着太极的圆融姿态;另一些则围坐石桌旁,竹椅轻响,骨牌碰撞,麻将的清脆声便低低地流淌出来,仿佛岁月悠长而从容的节拍。

我沿着石板小路徐行,两旁高树浓荫蔽日,绿叶如伞,将刚露头的阳光轻轻挡在了外面。微风拂过,绿叶便簌簌低语,送来阵阵凉意,仿佛还在挽留着贵州山间的那份清新。最是心怡小区那泓湖水,水面如镜,蓝天白云,连同周遭高楼笔直的侧影,一并被它温柔地拥入怀中。栈道蜿蜒引向湖心小岛,浓荫匝地,各色花草点缀其间,斑斓色彩在光影下跳跃。

这小岛便成了我每日晨练的清净之所。鸟啼声婉转悠扬,蝉鸣声则不知疲倦地高亢着,一唱一和,此起彼伏,仿佛是小岛赠予我的晨曲。练罢,我总爱在湖畔的长椅上静坐片刻。此时,只有水波轻漾,鸟鸣蝉噪,恍如时光也放慢了脚步。想起儿子,心中不免悄然浮上感慨:如今也唯有每个假期,能短暂陪伴儿子左右,为他做几餐饭,陪他聊几句天。待到开学,我又将返回自己生活的城市,重新在忙碌中奔忙。这寻常烟火里的相守时光,因此更如指间沙般,令人愈发珍惜起来。

当太阳渐渐攀高,热意慢慢蒸腾上来,我便踱向早市。挑了带着晨露的鲜嫩蔬菜和水果,提回家中。厨房里,水声哗哗,刀在案板上切出清脆的节奏,我与他一起忙碌起来,为儿子准备午餐。锅碗瓢盆叮当作响,油烟氤氲之中,寻常饭菜的味道,竟也飘散出安稳的气息。

窗外正午的骄阳似火,我们则安然蜗居家中。电视里人影晃动,声音不高不低;茶几上清茶氤氲,杯口热气袅袅,与窗外蝉声应和着。我打开笔记本,整理起前些日子贵州之行的影像。屏幕上瀑布飞溅,青山滴翠,那些清凉澄澈的瞬间,仿佛隔世重来。指尖敲击键盘的节奏,却与窗外蝉鸣的聒噪隐隐应和,又一下下落在心上——方才窗外暑气如蒸笼,方才厨间烟火如常,方才屏幕山水如昨……这些景象竟在我心深处交汇成河:贵州的清水江是清凉的河,成都的时光是温热的河;眼前这湖,倒映着人间楼宇,亦默默映照着两代人交汇的片刻温情,映照着天地间无言却有情的无限循环。

人间夏长,时光之河总在奔流不息。然而,那湖面映出的楼影、天光、人语,何尝不是一种短暂却永恒的停驻?原来所谓清凉,未必只在避暑的山间,它亦能沉淀于这寻常烟火,沉淀于奔流时光里人心一隅的相守与回望——它并不随季节流转,反而在岁月深处,凝成了无声的慰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