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白山到丹东,大概五百多公里的路程,途中我们看到的似乎都是绿色,都是青山绿水,高速公路两侧的大山上到处是郁郁葱葱。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当天下午三时许,终于来到中国最美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市。一进市区,我们便直奔江边而去,先向对面朝鲜一方眺望,江面很宽,江上游船不少。来到断桥处,看到江边有许多游客,一些游客还穿着朝鲜族服装照像,我们也在断桥处留下了来丹东之后的第一张照片。望着被炸弹炸毁的桥梁钢架,对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更是令人肃然起敬,那首雄壮歌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
断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上。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大桥,是日本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于1909年强行在鸭绿江上修建的,即今天的鸭绿江断桥。日本梦想对中国和朝鲜进行长期殖民统治,又在此桥不远处建成第二座公铁大桥。朝鲜战争期间,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中国支援朝鲜前线交通大动脉,美军为切断中方补给线,炸断了鸭绿江上的第一座铁桥,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鸭绿江断桥,它是抗美援朝历史的见证。其实,连接中国与朝鲜的大桥一共有5座,分别为长惠大桥,临江鸭绿江大桥,集安鸭绿江大桥,丹东鸭绿江一桥,丹东鸭绿江二桥梁。
我们坐上了当地旅游大巴,沿鸭绿江边行驶,听着导游介绍着朝鲜的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看着旁边一江之隔的朝鲜。旅游大巴将我们送到鸭绿江边上的一个游船码头,然后,坐游船游览鸭绿江中朝界河的风景。游船行驰在鸭绿江上,我们注意到江水清澈见底,说明水质一定不错。朝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近在咫尺,却又好像相隔万里的神秘国度。当地导游介绍江对面朝鲜的一些情况,我们也对朝鲜族生活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朝鲜男人少,下地干活的女的多。”“在我们国家很平常的电视机和电冰箱,在朝鲜普通人家是买不起的,只有平壤的精英阶层的家里能看到这种东西。”导游介绍着,游客们一边听着一边往对岸望着。“看到了没有?那里有个朝鲜的哨所,哨兵都拿着武器。”“看到对面山上放羊的人了吗?”导游如数家珍,指着对岸一个接着一个娓娓道来,游客们则用刚从船上租用的望远镜看着对岸,每发现一个目标,便大声喊出来:看到了!我看到了个洗衣服的。看到了!我看到了个洗澡的。看到了!我看到了个打渔的。看到了!我看到了个骑摩托车的还有放羊的。实际上,在我看来,对岸的山区、公路、民房,与我们这里相比虽然有差距,但是,差距也不是很大。因为没有去过朝鲜,仅凭隔江一望,就不敢相信导游渲染的朝鲜穷得要命的说法。虽然隔着一条鸭绿江,乘船观看朝鲜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连着水,水映着山,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
坐船游览鸭绿江,虽无法一窥朝鲜的全貌,但是,还是满足了我们这些游客想了解边境上朝方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上了码头之后,导游安排一刻钟的购物时间,然后,再乘原车返回。大家便赶紧到码头旁边一些特色小商品店里面逛。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吃的喝的用的是应有尽有,像什么朝鲜的香烟、高丽人参、朝鲜钱币纪念册、朝鲜特殊徽章、朝鲜泡菜、鸭绿江鸭蛋,等等。我们买了一些蓝梅干、杏、葵花籽和朝鲜钱币纪念册。观察其他游客,有的买了朝鲜香烟,有的买了朝鲜的高丽人参,还有的什么也没买。
转眼夜幕降临,我们决定先找地方吃饭,然后去提前预定好的民宿休息。根据小孙子的建议,大家去吃了韩式烧烤。按照导航,七拐八拐找到要住的民宿,凭密码拿到钥匙进去住宿。我们发现,正向这家民宿的主人提供的情况那样,这里可以泡温泉。大家又可以洗澡,出出汗,一解旅行中的疲惫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