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暨“文化玩意儿”,最初专指文人书房里的雅物,比如印章、砚台、镇纸等。如今,它也与时俱进,范围扩大了不少,比如手把件、配饰、摆件,又比如手串、核桃、玉器、紫砂壶、老珠子、折扇……,材质多样,有木头、玉石,有陶瓷、金属等,关键是其隐藏的历史文化、工艺价值不容小觑。
很多喜好“盘玩”的朋友,基本都是文玩市场上的常客,有事没事都会去淘淘宝,碰碰运气,说不定在哪个犄角旮旯,就碰到价值连城的好东西。在泰安的通天街上,就有一个文玩微市集,不大,只有一条街,品类却很全,品相也很精致,只限每个周日开市,全天运营,吸引了众多的玩家前来品鉴,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其中不乏来登泰山、逛岱庙的游客。
通天街文玩微市集,北邻双龙池,南接南关大街,全长约500米,处于通天坊至泰山南天门登山线路中轴线上,是历代帝王登泰山前,举行祭祀典礼的必经御道,也是泰安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它2025年7月份开市,可以说,自诞生之日起,就自带“灵气”、“仙气”、“帝王气”,
走进古玩市集,但见街道两旁,摊位上货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在北面入口东侧,一个摊位上,摆的满满登登,有手链、紫砂壶,有瓷瓶、铜象,更多的是玉石、铜钱。一位外地游客对一枚古钱币很感兴趣,正和摊主讨价还价,看着彼此满意的笑容,相信成交的可能性很大。
南面紧邻一个旧书摊,《毛泽东选集》最多,还有《列宁全集》、《马列著作选读》等,都是红皮的那种,市面上真很少见。让人惊讶的是,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粮票、布票,是当时物资匮乏、生活困难的见证。东南角摆放的书籍,不知道是什么内容,书页全部都已泛黄,封面大多已缺失,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古书籍。
对面是一个木雕摊,摆放着核桃和不少根雕,这些根雕外形各异,有的像灵蛇,昂头挺立;有的似顽猴,抓耳挠腮;还有的如威严的龙头,张牙舞爪。个个栩栩如生,工艺精湛,价格不菲,一个外形看上去很奇怪的根雕,标价16800元,仔细端详了很长时间,楞没看出它像啥(有网友说是白菜,寓意百财,确实很像)。
旁边有一个摊位,是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位留着长须的老银匠,正在聚精会神地制作银手镯,手中的小锤精准地起落,敲打在银片上,眼神专注于指尖方寸之地,所有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每一道刻痕,每一次淬火,都承载着几代人的匠心与温度,成为一份弥足珍贵的手工记忆。
街上人来人往,在这儿,你是一个旁观者,也是一个参与者,看到新奇物件,蹲下来,和摊主聊聊天,听他们讲述商品背后的故事,即使不买,也能学到很多古玩知识。
通天街,这条古老的街道,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现正以文玩市集的形式,继续延伸着它的繁荣。在这儿,文玩把件,能让普通百姓感受收藏之乐,它不再是样东西,更是一种生活情趣,让人在把玩中感受传统文化,沉淀心境。
我是@泰山旅游那些事儿,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点个赞,转发出去留个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议和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