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五百年岁月流转,八百里太行巍峨连绵,邢台这座华北最古老的城市,正以其璀璨的文化和秀美的山水,向世人展现着独特魅力。
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的交汇处,一座千年古城静卧其间。这里是邢台,华北第一城,3500余年建城史从未中断,城址未曾迁移,被誉为“燕赵第一城”。
邢台西踞太行山,东接辽阔平原,北距石家庄约110公里,南距邯郸约60公里。石武高铁、京港澳高速、京广铁路、107国道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捷。
01 历史文化,千年古城的文明印记
邢台是华北地区的文明之源。商朝君主祖乙迁都于邢,兴建了华北地区历史上首座具有王朝城邑规模的城市。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筑邢城,建邢国,统辖邢地达四百余年。
“邢”字的起源可追溯至黄帝时期。黄帝亲率邢人开发利用井水,建井田,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邢人为了纪念黄帝的凿井筑邑之德,合“井”“邑”二字为一字,形成了“邢”字。
邢台古城角楼
邢台古城是邢襄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古城占地4.1平方公里,现存顺德府衙、清风楼、开元寺、天宁寺、文庙大成殿、火神庙等众多历史建筑。
邢台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46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保单位63处。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省级41项、市级53项,涵盖戏剧、舞蹈、音乐、美食等多个方面。
02 名人古迹,闪耀历史的文化瑰宝
在邢台的历史长卷中,众多名人与古迹交相辉映。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是邢台最引以为豪的文化名片之一。他在天文、水利、数学、测绘及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成就卓著,多项发明创造领先当时世界水平。
郭守敬纪念馆
1970年,国际天文学组织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1977年,又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星”。崇尚科学、勇于实践的“郭守敬精神”,已成为邢台文化独具魅力的重要元素。
扁鹊庙位于内丘县,是全国现存扁鹊庙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为完好的扁鹊庙群。这里建筑错落,碑刻林立,环境清幽,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扁鹊庙为元代所建,虽历经翻修,但扁鹊殿的梁檩木架仍使用元代原物,4层横梁的建筑模式实属罕见。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这里会举办盛大的扁鹊庙会,吸引数十万人云集。
紫金山是另一处重要名人遗迹。这里被誉为“中国古代清华大学”的“紫金书院”700多年前建立。书院培养出了郭守敬、刘秉忠、张文谦、王恂、张易等一批旷世奇才,史称“邢州学派”或“紫金山五杰”。
03 红色记忆,革命精神的光辉足迹
邢台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目前全市共梳理出红色资源133处,囊括了旧址故居、红色村落、碑墓陵园、历史展馆、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建设成就等多个类别。
特品级资源1个(冀南烈士陵园);优良一级资源9个(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抗大陈列馆、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园博园太行文明馆红色展厅、王硇村、邢台博物馆、李保国科技馆、英谈村、前南峪生态旅游区)。
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前南峪景区是一处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紧密结合的典范。这里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植被覆盖率达94.6%,林木覆盖率90.7%,被称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景区内的抗大陈列馆是全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全面反映抗大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年接待参观群众达百万人次。这里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或称号。
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前辈曾在这里学习、战斗,留下英雄足迹,留下峥嵘岁月。
册井镇全呼村的烈士陵园长眠着12名抗战英雄。每年清明,当地都会组织党员和青少年学生为先辈扫墓。陵园外,以红色精神长廊为主轴,串联起初心广场、党史教育园、红船驿站,让人们设身处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04 旅游景区,山水相映的自然瑰宝
邢台的旅游资源丰富齐全、特色突出,凝聚了丹岩、碧水、湖泊、瀑布、峡谷、森林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等,门类齐全,自然植被完好。
崆山白云洞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奇洞。洞内四季恒温17℃,洞穴观赏面积4200平方米,游线全长2300米。
奇绝密集景观达200多处,因其洞体幽深、景观奇绝而被国内外洞穴专家誉为“世界喀斯特风景洞穴博览园”。
天河山风景区
天河山被誉为“中国爱情山”,是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原生地。这里水源丰沛,四季流水不断,号称“百瀑百泉”,三步一潭、五步一瀑。
景区集峡谷漂流、凌空飞渡、高空蹦极、高山滑道等多种惊险刺激项目于一体。2021年爆红网络的“悬崖大佛手——爱不释手”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邢台大峡谷形成了与燕山运动有关的独特峡谷地貌。景区内蕴藏着珍贵的地质资源:龟背石、波痕石、千层岩,存量之大极为罕见。奇峡群有三奇:一奇谷低狭深;二奇峡岸壁立;三奇成群出现,并有连绵十余里的清潭飞瀑及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
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被誉为“燕赵一景”,人间仙境,享有“太行自然风光明珠”之美誉。这里是野生桃花生长集散地,漫山桃花如霞似锦,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05 古村古镇,北方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邢台太行山区存有160余个古村落,具有相对一致的文化传统,又各具特色,是北方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保护利用价值。
英谈古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村内67处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是河北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石寨。
英谈古寨
据传古寨是唐朝黄巢起义军留下的营盘的地方,明朝永乐年间,山西一位路姓的大户举家来此落户。
王硇村是另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这里依山而建的古石楼群,透着岁月的痕迹、历史的沧桑。村民开发了农家乐,让游客能够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体验慢节奏的生活状态。
沙河市十里亭镇下解村的皮影戏是一门珍贵的传统技艺。沙河皮影起源于元代,后随着明代皮毛商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兴盛。2021年5月,沙河皮影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06 现代发展,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邢台市坚持“文化兴市”战略,打造“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开启文旅产业“蝶变”新征程。
邢台市致力打造以营地、民宿、夜游经济等新业态为支撑的“一带两环多节点”近郊游体系。现已打造了天梯山野奢帐篷营地、抱香谷网红亲子营地及浩盛晴研学主题营地三个具有标志性特点的营地。
信都区路罗镇小戈寥村的象外客栈成为民宿经济的成功案例。昔日一到傍晚就笼罩在寂静中的古村落,如今烟火气十足。目前,全市共建成营业民宿20家、床位1560张,正在谋划建设的民宿还有23家。
邢台市还积极培育文创产业,打造“邢台游礼”文创店。邢窑陶瓷陪伴灯、拔罐文创系列荣获第三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奖。推出“喜花牛”城市动漫IP,与本土特色产业展开合作,以城市IP为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
2023年,邢台市坚持“大保护、微改造、激活力”理念,着力做好古城保护活化利用大文章。开通古城游景区观光车,环绕清风楼、布袋院、开元寺、邢台博物馆、古城墙东南角楼环线行驶,并在各点位增设文旅新业态、新体验。
2024年“五一”期间,位于邢州古城中轴线的清风楼前,大型实景演出《瓷都赋》精彩上演,游览人数突破20万人次。
邢台市规划了“三片一带”(邢州古城片区、太行鸳水片区、邢襄生态园片区、七里河旅游休闲带),推出了“游太行泉城”精品线路。
“泉城游”线路涵盖达活泉公园(守敬馆)、邢台学院(柳溪泉)、邢襄生态园、百泉鸳水景区等6个点位,全长约32公里,有各类儿童亲子活动44项。
如今邢台,已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城市(2022年),2023年8月,邢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今日的邢台,古城与新区交相辉映,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从崆山白云洞的奇幻地貌到天河山的爱情传说,从扁鹊庙的千年医脉到紫金书院的科学精神,从红色遗址的革命热血到古村古镇的淳朴民风——邢台正以其多元的魅力,迎接八方来客。
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邀请你来漫步千年古城,感受太行山水,聆听历史回响,体验红色文化,邂逅心中的“诗和远方”。
最后,用一句红遍全国乃至世界的口号——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热烈欢迎您来邢台游览上述乃至更多的美丽古城、人文古迹、秀丽太行景区。
(柴庆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