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子友(山东日照)
一山一寺一塔一关:晋游记(上)
记得旅游界有句导游词: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山西的古建筑居全国首位,其中元代以前的占全国85%以上。有幸的是,我曾三次出游山西,感触良多。本文记述的是第一次,距今已有10年之久了,但所游、所感、所忆仍历历在目:
所游
时间:2015.6.1一2;地点:山西北部。
项目:一山:恆山;一寺:悬空寺;一塔:应县木塔;一关:雁门关。
以上所游,已分别于近日作成美篇 《登顶恒山》《探秘悬空寺》《 走进应县木塔》《徒步雁门关》。
(2015.6.2 登顶北岳恒山)
所感
此次晋北之旅,虽行色匆匆,走马观花。但所到之处,都留下深刻印象,具体感想有四个一:
一喜:每到一处,所看到的古建筑都保存完整,而没看到的还有不少。仅就代县而言,我亲眼看到的还有育王寺、文庙、鼓楼等。
一憾:我出雁门关时,所搭的车是关内居民姚先生,在车上时听他讲:代县原为府城,城墙、街道等古建筑保存的比现在的平遥县城还好,可惜50年代初被拆掉了。这使我想起以前所看的一则资料,有专家于50年代中从大同坐车到太原,沿途还看到好几个像平遥一样的古城,可惜后来都没保存下来。
一忧:曾想到过晋北是一片干旱的土地,但没想到如此的干旱。所到之处很少见到水,曾经悬空寺下的浑河仅剩干涸的河道,桑干河水已细若游丝,呼㦆河也仅有中间一条小溪流,两边堤内都大面积的种上了庄稼。
一希望:沿途看到的树木较多,这一带的“小气候”显然正在改变中。据在应县薛圐圙搭车上的师傅讲,右玉县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榜样。
(2025.6.2于北岳悬空寺入口)
所忆
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到现在10年的时间过去了,但回想起来整个过程仍记忆犹新。
那是6月1日下午6点半,自济南至大同的绿皮车卧铺出行的,第二天即6月2日早8点半到达大同,走出车站便拼上了一辆到恒山的出租车,在60多公里的行程中,穿过了一片黑杨林,这是为防止“风沙紧逼北京城”而建的第一道防护林;司机师傅还抄追路走过了一个“房子朝一面盖”的塞外古村落,周围还能看到残存的围墙;在平原的尽头,远远便看到了北岳恒山的轮廓,都是和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一样的拔地而起,雄伟壮观。这一路,应该说看起来多花的钱并没有白花。
当出租车师傅在悬空寺放下同行的一对来自越南的母女和一广东青年,又直接把我送到恒山大门时,已是上午10点半了。接着登顶恒山,海拔2016.1米,再下至山下时,已是下午3点半。随搭车至悬空寺,轻轻地上去,再轻轻地下来时,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再搭车至浑源县城,转乘汽车至应县,安顿好住处后,天还没黑下来。
第一天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一切都是那样的恰如其分。
(2015.6.3 徒步雁门关)
第二天,6月2号的行程有点乱,应该说我事先没有作好功课。但正是这种阴差阳错,却出乎预料的领略了如下景点:
薛圐圙
薛圐圙村,这个仅靠地名就能吸引无数游客的圐圙,我却无意中乘车到达了。
汉墓群
如果我不在薛圐圙村经那位热心的民警帮助乘上那辆长途旅游大巴,如果不是那位热情的大巴师傅热情介绍,我怎么会看到这长城之外边塞之地的300多座汉墓呢?
广武段明长城、塞外古村落
正是那位司机师傅误以我说的雁门关就是长城脚下的张家庄,正是我误以为那位毛驴车老板伸出的两个手指头是2里路,才使我不得不徒步20里路,穿过古长城脚下的张家庄,又沿着古长城走进了那个半农半牧的古村落,从而走进了雁门关。
(2015.6.3 应县木塔前)
在雁门关内,又步行约5公里,观看了所有景点。最后搭乘关内居民姚先生的车至代县,转乘长途客车至太原,当晚又乘火车返回了济南。
2025.9.13于泉城济南
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编辑:夏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