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赵晖)“老师,什么是斗栱?”“五龙亭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白塔这么高,皇帝能爬上去吗?” 今年适逢北京市北海公园对公众开放100周年、《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70周年,也是天津大学与北海公园合作开展园林古建测绘研究40周年。为庆祝北海公园开放100周年,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科普基地与北海公园联合举办了一场面向青少年的园林与建筑文化科普活动,给小朋友在千年名园开讲中国园林。
北海公园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建制最完整、传承谱系最清晰的皇城御苑,北海公园自金代始建以来,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1925年8月1日,这座昔日的皇家禁苑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完成了从帝王私园到人民公园的历史性转变。1955年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以北海公园为背景进行的创作,白塔红墙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集体记忆。
本次活动以“园林与建筑文化”为主题,通过专业讲解、沉浸体验和动手实践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展示北海公园的历史底蕴和造园艺术。十余名小学生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凤梧教授的带领下依次走访静心斋、濠濮间、琼华岛等代表性景点,系统了解北海公园在园林布局、建筑形制、山水意境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在亭台廊阁、叠山理水之间,感受传统,领略古典园林之美;在摆渡船上唱响“让我们荡起双桨”,重温历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北海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暑期开始,公园推出了‘白塔之约’系列研学活动,受到亲子家庭、青少年群体的好评,此次活动为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公众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著名建筑学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其亨指导小朋友们拼斗拱。他说:“北海公园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自1925年开放以来,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天津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展北海公园古建筑测绘教学,积累深厚,人才辈出。希望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推动园林文化课程建设与数字化资源开发,实现‘保护—研究—传播’一体化发展。”
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科普基地主任张龙教授也是小朋友的“斗拱”老师,他说:“基地始终以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为己任,积极与遗产地合作进行科普知识转化,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向公众讲好中国故事,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此次活动是天津大学发挥高校科普职能、服务社会的一次重要实践,今后将与北海公园持续深化战略协作,探索遗产保护、学术研究与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让更多人在古今交融中读懂中国园林、传承中华文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