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于17日在怀化隆重启幕,凭借其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五省边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怀化正持续擦亮“三湘四水·相约湖南”旅游品牌,塑造“福地怀化·懂你如家”新形象。
自从去年6月张家界西至香港西九龙高铁开行后,怀化南作为重要站点,极大缩短了粤港澳大湾区与怀化的时空距离,怀化接待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数量也显著增长。今年“五一”假期,怀化接待省外游客占比最高达27.35%,旅游综合收入也随之提升。
近年来,怀化以沅水为脉,串联安江稻作文化、洪江商道文化、芷江和平文化、榆树湾民族风情文化,创新打造“三江一湾”文旅新空间。“三江一湾”覆盖沅水全流域200公里廊道,带动5个县市区、6400平方公里协同发展,形成全域联动的“文明长卷”。
乘湖南省旅发大会举办的东风,怀化递出了“三江一湾”名片,邀请海内外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客人前来观光打卡。
穿越七千年的农耕奇迹
2005年,高庙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其中发掘的碳化稻谷粒,将中华稻作文明推至距今7800年前。这意味着,早在七千多年前,怀化的先民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巧合。与高庙遗址隔江相望的安江农校,袁隆平院士在这里从事教学及杂交水稻研究长达37年,最终培育出改变世界的杂交水稻。
从7800年前的稻作起源,到如今的杂交水稻发源地,怀化安江完成了跨越七千年的时空对话。这不仅是历史的巧合,更是文明的传承与飞跃。
洪江古商城的商道传奇
从安江沿沅江而上,至巫水交汇处,一座因水而兴的千年古城跃然眼前。这里曾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商业重镇,至今仍完好保存着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会馆、钱庄、报社、烟馆等古建筑380余栋,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再溯沅水上行半小时,在㵲水汇入处,2200多岁的黔阳古城立在眼前。可在此换一袭古装,跨过青石板路,登上芙蓉楼,与唐代诗人王昌龄赴一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旧约。
胜利之城的历史回响
1945年8月21日,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交出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签署了投降备忘录。芷江因此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见证地,以“胜利之城”享誉中外。
位于七里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血”字造型的受降纪念坊,是华夏大地唯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中国的“凯旋门”。它不仅是建筑的艺术品,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内,3000多件珍贵的抗战文物和资料,配合现代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芷江受降的场景。相邻的飞虎队纪念馆则再现了飞虎队在中国抗战期间的英雄事迹和生活场景。这些历史记忆,构成了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水岸小镇的华丽蜕变
“一条老木楼,烧一袋烟走通头,三个人吵架满街听得见,三千多居民散住在山窝的小集镇。”在沈从文《怀化镇》一文中,他笔下的榆树湾,是湘西沅江边一个普通的小集镇。
然而,时代的浪潮改变了这座小镇的命运。近年来,依托怀化国际陆港,怀化更是实现了从内陆山城到对外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这个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城市,一跃成为湖南向西开放的战略门户和联通东盟的重要节点。
新近建成的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项目,以独特烟火气息展示怀化生活风貌;天问岛(屈原文化公园)项目,通过3D数字技术塑造屈子文化新场景新业态;国际陆港东盟集项目,聚焦东盟风情、国际元素,让游客在怀化就能领略世界的缤纷多彩。
编辑:邹丽珍
来源:深圳商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