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国庆盛启。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苏州市吴中区文旅市场即将迎来一场盛况空前的节日狂欢!从热闹非凡的群文活动到内容丰富的文博展览,从风光旖旎的景区盛宴到别具一格的乡村游体验,吴中区精心筹备了“湖山共韵·音悦吴中”国庆音乐文化周,将吴中的自然景观、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展现吴中区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打造一个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交融、旅游体验与文化消费相促进的综合性国庆文化周。
湖畔音浪·市集狂欢——唤醒多巴胺的秋日派对
澹台湖畔、尹山湖岸、漫山岛等滨水区域将化身“音乐乌托邦”,乐队Live、评弹新唱、户外娱乐轮番登场,搭配“河畔食光·宝带集”“甪直有粒鸡头米——2025甪直寻鲜慢生活之旅”“遇见漫山·与国同庆”“尹山湖之夜”“消夏渔歌·香蟹季”等特色市集,一站式体验美食、文创与音乐碰撞的火花。夜幕降临时,环太湖的烟花秀与无人机表演将点亮湖山,打造“天上人间共此时”的浪漫场景。
古镇新声·千年回响——穿越时空的国风雅集
甪直、木渎、东山等古镇将开启“双节同辉·情满甪直”“最美西施在木渎”“东山雕花楼‘文孝’活动”“月满华诞,情聚雕花楼”等主题活动,游园会、汉服巡游、非遗手作体验等将轮番上演。
漫步青石板路,听一曲评弹与古筝的时空对话,看传统民俗与现代创意在古宅庭院中交融,感受“活着的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烟火人间·文艺共鸣——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社区广场、书场茶馆化身“百姓舞台”,东山镇国庆文艺演出、金庭镇长篇评弹专场、郭巷街道“暖意迎中秋、传承文化情”中秋文化活动、胥口镇“我们的节日——中秋”中秋游园会等群众文艺活动,用歌舞、戏曲、民乐传递节日温情。中秋主题灯谜会等互动环节,让市民游客在烟火气中感受文化温度。
寻味吴中·视听盛宴——舌尖与耳畔的双重狂欢
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趣太湖·月满团圆”系列活动以“太湖秋蟹”“烟火食肆”“紫金食养”等为主题,覆盖景区、古村、湖畔,集美食市集、音乐派对、光影艺术于一体,太湖万丽&万豪酒店湖畔更是将献上大型烟花秀,用味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为游客打造“好吃、好看、好玩”的沉浸式体验。
匠心传承·现代美学——传统与创新的时空对话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推出八大主题手作体验、凉州特展研学营、“新九州系列”“匠艺系列”主题展览等活动,吴中区文化馆推出“丹青铭史翰墨铸新”书画展,金庭镇推出太湖西山石刻碑刻文化展。苏绣、核雕等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碰撞,带来前沿视听享受,让游客在静谧空间中感受文化传承的脉搏。
这个“十一”黄金周,无论你是想要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还是渴望探索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在苏州吴中区都能找到独属于你的文旅大餐。快收拾行囊,来吴中,共赴这场金秋的浪漫之约吧!
文化赋能,“文旅+”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
苏州吴中区位于苏州市南部、太湖之滨,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兼具优质山水自然资源与深厚历史底蕴。
在吴中,有着“最太湖”的资源禀赋。吴中区独揽3/5太湖水域,拥有186公里的太湖岸线、太湖72峰中的58峰,是“山水苏州”“太湖乡愁”的代言。吴中区拥有国家旅游度假区(1个)、A级旅游景区(5个),开放景点多达60余个;吴中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多个重点村各具特色,精品民宿点缀其间。吴中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太湖大闸蟹、太湖三白、水八仙等特色物产享誉海内外。今年,吴中全区太湖大闸蟹养殖面积达5500亩,预计产量约550吨,9月底将按照“小规格先上、大规格紧随”的节奏逐步上市,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中秋、国庆正好赶上第一波鲜蟹,来吴中“蟹”逅“秋日至尊美味”!
在吴中,有着“最江南”的吴地文脉。苏州城有2500年的历史,而吴中文明可以溯源到一万年之前(三山岛)。吴中区乡镇中,有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东山、木渎、甪直、光福),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东山陆巷、杨湾、三山村和金庭明月湾、东村),15处中国传统村落。吴中区拥有10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级2项,国家级2项;代表性传承人267人,可谓“天下工艺看苏州,苏作精华在吴中”。
吴中区绿水青山的至真至美,吴地文化的惟精惟新,照进现实,转化为吴中“产业强区、创新引领”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吴中区坚持“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惠民产品不断丰富,文体旅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吴中全区接待市民游客1358.29万人次,同比增长8.00%,旅游总收入209.58亿元,同比增长8.07%。全区公共文化线上线下服务覆盖人次超700万,各类体育活动、赛事参与人数达2.3万人次。推出2025吴中区十大文体旅IP项目,园隐·叶山岛、贰拾壹号文化产业园建成使用并获得社会广泛关注。举办2025苏州吴中(北京)文旅推介周暨“香”遇王府井系列活动、苏州吴中(杭州)文旅推介会,扩大吴中文旅“朋友圈”;充分发挥“苏超”、吴中四季越野赛、XTERRA夜跑等体育赛事带动作用,赛事经济赋能社会经济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盛媛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