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永荣镇,位于永川区西部。清代康熙年间建场,喻意“永远兴盛(旺)”,遂旧称“永兴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置永川县永兴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永兴联保。1950年民主建政,1958年组建永兴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涉及重名,便以场集地处永川、荣昌边界点,改称“永荣公社”。1983年恢复乡治,1992年合并罗汉乡升设永荣镇(1994年罗汉场划归红炉镇)①。另外,渝西有座著名的“永荣煤矿”,但总部并不在永荣镇,而是在荣昌城西的广顺街道。永荣、红炉一带则是矿区采掘范围(紧靠川东平行岭华蓥山构造西南延伸‘阴山背斜’,为三叠系须家河组,蕴藏丰富煤层资源)②。
今永荣镇人民政府与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室,位于老街场口。
当地仍以“永兴”作为口头地名称谓,包括一些单位或机构,如这所小学。永兴小学在老街核心,老街聚落呈线状。街面已铺筑沥青,可通行汽车。两旁房屋也全部做了改造,穿斗旧房所剩无几了。
永荣场镇东岳街与洋荷街的交汇路口。永荣镇距永川城区35公里,荣昌城区14公里,显然到荣昌更近,所以往返荣昌城区的客运班车会开到这里搭载乘客。到永川城区也有班车,但此时没看到。
永荣镇场北空间风貌,有大片玉米地、蔬菜地,以及果树和堰塘,基层管理今属东岳村所辖。图左远距离是永荣镇的安置房片区,那里集中居住着矿工与场镇蓝领阶层。
永荣场北1.5公里就是与荣昌的边界点。永川也在此矗立了这块高大的欢迎指向牌,牌子上标注着当地各特色旅游景点。
永川早在九十年代初就被评为了“双拥模范城”(此后多年又连续评定入选),所以该边界点也能看到这座高大的“拥军爱民”纪念碑,此碑于1993年矗立。当年永川才撤县设市不久,碑底基座便落款为“永川市”,也算区划沿革的见证实物。
科普小贴士:双拥模范城(县)是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等方面成绩突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并经过一定程序命名的先进典型,是当地党委、政府、驻军领导机关和全体军民共同的政治荣誉。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是弘扬双拥优良传统、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双拥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的有效途径③。
永川与荣昌边界点,小地名叫做“观山坡”,连接永荣与荣昌的这条公路编号为S209省道。向北经直升镇到荣昌城区,向南可到宝峰、来苏、王坪等永川西南部场镇,并沟通G246国道。
图右红色圆圈处为永川、荣昌官方界桩
此界桩是永川、荣昌两区之间的1号界桩,上刻专名面朝各自辖境。观山坡双方基层管理建制:永川区永荣镇东岳村金盆组VS荣昌区直升镇燕儿村1组。永川境内的村民小组直接采用地名,没有用编号排序,传承了乡土地名的延续性。燕儿村源于燕儿坝,因地形与燕子很像,故名④。境内还建有一座燕儿坝水库。交通部门则在省道编号牌下方标识了“县域界”,为过往司机带来直观指向。
观山坡永(川)荣(昌)边界点实景全貌,图为永川区永荣镇方向(南)。
在观山坡荣昌区一侧,有条通往燕儿村丁家石坝子的水泥公路,全长约800米,又叫做“观丁慈善公益路”。这是2021年以来,由燕儿村村委会负责人在本地慈善机构的支持与协助下,通过互联网募集到了二十余万慈善基金所修建的一条路⑤。路虽不长,却造福了村民,进而提升乡村交通条件,助力产业振兴发展。燕儿村的“观丁小院”项目,作为荣昌“新风小院”基层治理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健全乡村善治体系,推动乡村治理平台数字化建设,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和谐、宜居的环境氛围。图中是观丁慈善公益路与S209省道的交汇路口,居民点均由燕儿村1组所辖。
科普小贴士:“新风小院”为荣昌区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由10到30户村民组成的传统院落,基层治理半径大大缩小。根据各类功能划分,又包括党建小院、产业小院、法治小院、生态小院、文化小院、人才小院等。取名“新风小院”,寓意对乡村治理的美好憧憬,让小院的管家小院选,小院的事情小院做,实现乡村治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⑥。
S209省道从观山坡永(川)荣(昌)边界点北行3公里到达直升场镇。直升镇位于荣昌区东南部,距城区8公里。这里旧称“祖师殿”,因一座古庙宇而得名。也是由成渝东大路(古道)荣昌峰高铺往南通达永川永兴场(永荣镇)、罗汉场的必经之地。清初只有几间幺店子,来往商贩较多,逐渐形成集市和聚落。民国十九年(1930年)置荣昌县直升乡,辖10个保(甲)。因场集建在坡丘上,且地势较高,可直观旭日东升,遂定名“直升(店)”。1950年民主建政,原属双河区,后划归峰高区。1958年组建直升公社,1984年恢复乡治,1993年撤乡升镇。一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县属团防(练)建制——直公局、升平局合并设乡后,各取两局首字称其“直升”⑦。
直升镇南场口香水湾楼盘,从荣昌城区往返直升镇的班车就是在这里终到/始发(图中那辆绿色巴士)。
直升镇街区风貌,荣升街与东胜街的交汇路口,街面很冷清。图左是镇政府办公楼,图右为农贸市场,每月逢新历147日,会开展赶场交易。
位于镇政府背后的直升老街,长约100米,聚落呈线状分布,街上仍有多户原住民。看得出当地对老街两侧房屋才进行过全面整修,从风格上引入了“穿斗”斜顶瓦房元素,并铺筑了青石板,以图用新方式来还原老路面。
直升镇的北场口即坡丘崖线,小地名也叫做狮子坟坝。由于直升距离荣昌城区很近,随着这些年荣昌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开发,如今站在崖线端便能远眺城区天际线(主要是城南高新区一带)。渝西地区过了巴岳山之后,虽仍有部分华蓥构造的余脉延伸(如古佛山、螺灌山等),但主体地形已在四川盆地浅丘内,地势趋于平缓开阔。在渝西各区县中,荣昌和潼南两个区算是受川东平行岭地貌格局影响最少的地方(荣昌仅在西南边缘有余脉擦边,潼南完全没有平行岭)。
1981年《四川省地图集.荣昌县分幅》对直升场(祖师殿/庙)、永兴场以及永、荣两县交界区域的信息标注,红色箭头为观山坡边界点。那个时候荣昌县城到直升场的公路已在1966年改建通车(之前是机耕道)。1970年延伸至永川县永兴场(永荣镇),次年又再次进行整修,使得雨季车行无阻⑧。但这版地图从直升场往南,道路标注仍为虚线,公路尚未延伸至永兴(永荣),给人感觉还在建设或只通机耕大路。
1990年版《重庆市地图集.荣昌县分幅》对直升与永荣(此时已更名)之间却没有标注任何道路(红圈处亦为观山坡)。不过也能够通过这版地图里的地形渲染,了解到区域地貌概况:永荣和直升两个场镇,都位于华蓥山构造延伸—‘阴山背斜’西侧,恰好处在一片低山高丘之间(山体由北向南,从大足境内的双桥、邮亭延伸而来)。另外通过在现场观察,则更加印证了此处“地势较高”的空间特点,且地名录、县志等本土史料工具书均有记载。
文尾备注——
① 1987年《四川省永川县地名录.双石区.永荣公社》175页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重庆市永川区永荣镇 词条
② 1990年《重庆市地名词词典.山名.英(阴)山》320页
③《中国退役军人》杂志:“中国评选过多少个“双拥模范城”,盘点来了!”2020年第九期
④ 1986年《四川省荣昌县地名录.峰高区.直升公社.燕儿坝》19页
⑤ 重庆市荣昌区慈善会公众号:《荣昌区慈善公益‘腾讯2024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工作启动会》 2024年4月26日
⑥《新华日报》专题报道:“重心下移 力量下沉 资源下投,走进重庆荣昌“新风小院”看乡村善” 2021年5月26日
⑦ 1986年《四川省荣昌县地名录.峰高区.直升公社》17页
《荣昌县志1949-1985.建置沿革.峰高区.直升乡》67页
⑧ 《荣昌县志1949-1985.交通运输.公路乡道.荣(昌)直(升)公路》320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