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江陵使至汝州》
□本报记者 张海涛 本报通讯员 张仪薇
唐代诗人王建行至汝州时,曾写下“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的诗句,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
青山依旧在,绿水更长流。记者走进汝州,感受到汝州山水的变与不变。
荒山换新颜
9月14日,站在汝州市大峪镇袁窑村山巅远眺,满目苍翠取代了往昔的荒芜。
云堡妙境民宿集群依山就势而建,青砖黑瓦的传统民居与现代玻璃建筑相映成趣。
大峪镇是汝州市境内唯一的全山区镇,昔日遍地荒山、土地瘠薄。近年来,通过钻石凿坑、运土上山、拉水浇灌,完成造林7万余亩。
“我们来这里投资建项目,看中的是袁窑村的生态环境,还有独一无二的百年古堡文化。”云堡妙境乡村民宿度假区总经理张顺说。
荒山变绿山,绿山变“金山”。村民陈瑞娟以前靠四处打零工为生,现在已是一家高端民宿的民宿管家。还有120多名村民也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成为咖啡馆店员、民宿服务员、观光车司机等。
黑山披新装
汝州既是汝瓷之都,也是一座资源型城市,“百里煤海”一度是这座城市的鲜明标签。
有煤的地方就有煤矸石,久而久之堆积成山,污染严重。
在河南平煤神马夏店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矸石运输皮带栈桥像一条蓝色巨龙高悬空中,一头连着矿井,一头连着汝州市博昊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的环保烧结砖生产线。
“以前需将煤矸石运至50公里外的砖厂,成本高、效率低,沿途扬尘等污染严重。”夏店矿环保业务主管李会强介绍。
通过封闭式输送和高温烧制工艺,煤矸石变成优质砖块。“公司去年投产,设计产能与矸石产生量匹配,每年可消耗煤矸石20多万吨,生产6000万块标砖。”博昊公司负责人李振乾介绍。
如今,巨大矸石黑山被一片绿色坡地代替。
活水绕新城
沙滩公园、湿地公园、滨河公园、森林公园……北汝河沿岸7000亩公园绿意盎然,一个个天然的休闲“驿站”,为一大批鸟类提供了栖息之所。
“2000年前后的北汝河城区段,两岸作坊的废水直排河里。长期煤炭开采,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汝河水系遭到污染和破坏。”汝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09年,北汝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展开,汝州城区18.5公里河道生态恢复,生机盎然。
当地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将北汝河的水引进老城区的洗耳河和新城区的广成河,打通了贯通新老城区的生态循环水系,形成了全长30公里的“活水绕城”生态修复提升带。
今年7月,汝州市北汝河(城区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加之造林绿化、公园建设等成效,“一城煤灰半城土”的景象成为历史。
荒山染翠,黑山披绿,浊水还清。唐代诗人所见之美景,正在这片土地上焕发新生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